馬化騰:正大力投入建設人工智能的能力與云基礎設施,擁抱基礎模型發展趨勢
本報記者 李豪悅
3月22日,騰訊控股(下稱“騰訊”)發布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務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騰訊實現收入5545.52億元,同比下滑1%;Non-IFRS(基于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歸母凈利潤)下,凈利潤達到1156.49億元,同比下滑7%。
去年第四季度,騰訊實現收入1449.54億元,同比增長1%,環比增長3%;Non-IFRS下,凈利潤297.11億元,同比增長19%。這也是自2021年第三季度以來,騰訊控股凈利潤首次恢復兩位數增長。
有券商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去年互聯網行業普遍疲軟,但騰訊去年第四季度明顯迎來翹尾,主要得益于市場預期改善。
深耕金融科技
及企業服務
從收入構成來看,騰訊主要收入來源于增值服務、網絡廣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和其他。
其中,代表數實經濟的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持續增長,去年全年,騰訊該板塊收入為1770.64億元,占總收入32%。其中,去年第四季度,公司該板塊貢獻收入472.44億元,占總收入的33%,已連續七個季度占總收入比重超過30%,成為核心引擎。
騰訊在財報中表示,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的收入增長,主要是由于支付金額的增加所致。
從2018年開始,騰訊提出全面擁抱產業互聯網,整合了云計算、AI、大數據、安全、5G等技術能力,以工具箱的形式開放給各行各業,并不斷在各行各業創造出優秀的產業數字化案例。
去年騰訊集中力量鞏固ToB市場。公開數據顯示,騰訊自主研發了400多款企業級產品,覆蓋從底層操作系統到騰訊會議、騰訊企點、騰訊文檔、企業微信等“開箱即用”的SaaS應用,降低企業數字化門檻。
與此同時,騰訊從芯片、大數據、云智能、物聯網等各個領域加碼自研技術實力,推動AI、全真互聯等前沿技術與工業、醫療、能源等實體產業深度融合,打造了一系列技術標桿解決方案,實現可持續、可復制應用,也帶來了高質量的新增收入。
此外,騰訊云還通過自研的開發者工具,升級“云開發”和“微搭”低代碼平臺,幫助企業進行定制開發,助力業務發展,同時也讓開發者在微信生態中通過小程序生態更便捷地進行創新和創業。去年騰訊云開發的開發者數量超過300萬,超70%的新增小程序使用云開發進行搭建。
視頻號、海外游戲市場
釋放潛力
去年騰訊增值服務業務年度收入為2876億元,同比下降1%。其中,本土游戲市場因未成年人保護措施實施以及較少新游戲發布,行業經歷了一段調整期,收入同比下降4%至1239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去年中國游戲市場整體呈下滑趨勢。海通證券研報介紹,去年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2658.8億元,較2021年減少306.3億元,同比下降10.33%。當前我國游戲行業正處于承壓蓄力階段。
但海外市場出現突破節點。財報顯示,去年騰訊國際市場游戲收入增長3%至人民幣468億元,排除匯率影響后增幅為5%。其中,去年第四季度國際市場表現尤為亮眼。國際市場游戲收入增長5%至139億元,排除匯率影響及2021年第四季與Supercell相關的調整后,增幅為11%。
騰訊表示,收入增長得益于新游戲的成功發布。例如,二次元游戲《勝利女神:妮姬》去年下半年推出10日后在全球全品類手游中按流水排名第一,上線三個月下載量突破2500萬,根據SensorTower數據顯示,該游戲上線首月收入便突破1億美元大關。
除游戲外,騰訊視頻號表現也非常亮眼。財報顯示,微信總使用時長于去年間持續增長。其中,視頻號使用時長為去年同期的三倍,超過朋友圈使用時長。此前微信公開課披露,去年視頻號原創內容播放量同比提升350%;視頻號看播規模增長300%,看播時長增長156%。同時,去年視頻號直播帶貨規模保持高速增長,銷售額同比增長超8倍。
在視頻號信息流廣告及小程序廣告等帶動下,去年第四季度騰訊網絡廣告業務結束了連續五個季度的下滑,重回增長軌道,同比增長15%,達到247億元,其中社交廣告收入214億元,同比增長17%。目前社交廣告已經占據了騰訊廣告收入的大頭,占比近九成。
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視頻號在時長和活躍度上表現不俗,有望躍升第一梯隊。微信作為全球最活躍的社交平臺之一,促使視頻號有源源不斷的流量池,在變現層面上更具想象空間。如果能夠匹配合適的資源開發,有望成為騰訊下一個價值增長點。
AI多場景應用
加速落地
去年騰訊繼續加大研發投入,第四季度研發開支同比增長13.5%,全年研發開支達到614億元。至此,2019年以來,騰訊累計研發開支已經超1826億元。這些長期投入夯實了騰訊自主創新底層能力,為長期可持續高質量增長貢獻了持續動能。
在此基礎上,騰訊正大力投入人工智能與云基礎設施建設,將AI能力不僅應用到工業質檢、智能制造等產業場景,還應用于醫療、助老、生物多樣性保護、農業等多個社會領域,解決社會痛點。
在AI大模型(預訓練大模型)領域,騰訊混元AI大模型覆蓋NLP(自然語言處理)、CV(計算機視覺)、多模態等基礎模型和眾多行業與領域模型,還推出了萬億中文NLP預訓練模型,未來騰訊將繼續投入大模型技術以促進產品創新及運營效率。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表示,去年,公司提升效率,聚焦核心業務,拓展了包括視頻號與國際市場游戲在內的新的服務與收入來源。騰訊正大力投入建設人工智能的能力與云基礎設施,擁抱基礎模型發展的趨勢,相信將有助于提升公司現有的產品與服務,探索和推出新的產品。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