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邢萌
隨著年報披露季的到來,深市上市公司群體交出了一份份亮眼的成績單,為高質量發展增光添彩。
數據顯示,截至4月8日,深市A股共有848家公司已披露2022年年度報告或業績快報。848家公司預計實現凈利潤合計6914.14億元,平均每家預計實現凈利潤8.15億元,三年復合增長率為19.77%,整體呈現向好趨勢。
總體上,深市上市公司整體經營業績亮眼,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凸顯,研發創新投入持續加強,專精特新“小巨人”增長勢頭強勁,創業板注冊制下新上市公司業績斐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化發展優勢突出,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
整體經營業績亮眼
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凸顯
從整體業績來看,前述848家公司中,763家公司預計盈利,占比近九成;484家公司預計2022年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占比近六成。
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凸顯。深市涌現一批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具有示范效應的新經濟龍頭企業。比如,寧德時代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3285.94億元,同比增長152%,實現凈利潤307.29億元,同比增長93%,業績大幅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一是新能源行業快速發展,二是公司在供應鏈管理、成本控制、技術迭代、客戶合作等方面有較強的競爭優勢。
研發創新投入持續加強。647家已披露年報的深市A股上市公司中有615家進行研發投入,研發投入合計為2751.66億元,平均每家實現研發投入4.47億元,占平均營業收入比重為3.70%。其中,中興通訊堅守“固本拓新,有質量增長”,把握數字化和低碳化發展趨勢,強化DICT全棧全域研發投入及創新,持續夯實核心技術及產品競爭力,全年研發投入達216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17.6%,研發投入金額暫居深市研發投入榜首。
海外業務收入逆勢增長。2022年,在世界經濟復蘇放緩、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升溫、對外經貿發展面臨的不確定性明顯增大的復雜背景下,深市上市公司海外業務收入呈現逆勢增長態勢。在647家已披露年報的深市公司中,有442家公司涉及海外業務收入,合計達12609.15億元,較上年增幅超20%。
專精特新“小巨人”增長勢頭強勁。196家公司已披露2022年度經營業績,平均實現營業收入86.92億元,平均實現凈利潤6.12億元。其中,TCL中環、晶澳科技、恩捷股份分別實現凈利潤68.19億元、55.33億元、4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69.21%、171.4%、47.2%。
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化發展
創業板注冊制公司業績突出
深市匯聚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聚焦先進制造、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重點領域,集群化發展優勢突出,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凸顯。截至4月9日,已有412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披露2022年度經營業績,平均每家實現凈利潤8.92億元,同比增長16.94%,三年復合增長率達36.25%。
在先進制造領域,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業績穩健增長,176家已披露2022年年報或快報公司平均每家實現凈利潤6.18億元,三年復合增長率達20.63%。
在數字經濟領域,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數字創意產業經營業績穩步增長,117家已披露2022年年報或快報公司平均每家實現凈利潤6.92億元,三年復合增長率為17.33%。
在綠色低碳領域,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產業公司實現大幅增長,119家已披露2022年年報或快報公司平均每家實現凈利潤14.95億元,三年復合增長率為74.89%,助力“雙碳”目標持續推進。
創業板注冊制下新上市公司業績斐然。101家已披露2022年年報或業績快報的新上市公司平均每家實現歸母凈利潤2.69億元,同比增長10.33%。其中實現盈利的公司有99家,占比超98%;歸母凈利潤增速大于30%的公司有38家,占比近四成。川寧生物、瑞豐新材、銘利達分別實現凈利潤4.12億元、5.88億元、4.03億元,同比增長率高達269.58%、192.53%、和171.93%。
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
為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環境
深市上市公司普遍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對于所在行業及公司發展前景充滿期待。
相關年報顯示,萬澤股份表示,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宏觀政策將繼續保持足夠的逆周期調節力度,中國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將不斷積聚增強,呈現明顯復蘇態勢。預計2023年是中國經濟重啟的第一年,醫療、醫藥和醫保的結構性調整將持續深入,國產替代、技術創新仍是醫藥行業發展主線。
中興通訊認為,國內數字經濟深化發展,正推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深刻變革,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不斷增強。2023年,面對外部風險,公司堅持精準務實,國內市場把握數字經濟市場機會,同時,強化企業韌性,控制經營風險,實現穩健增長。
盛新鋰能表示,公司對新能源材料的前景保持十分堅定的信心,公司將根據市場情況,不斷進行技術改造和產品創新,及時調整產品結構,調整營銷策略,大力開拓市場,加強內部管控,保持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比亞迪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基礎穩健,效率高、韌性強、成長快,為中國乃至全球汽車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為全球節能減排及主要經濟體“碳中和”美好愿景作出應有貢獻。預期2023年,新能源汽車將延續強勁增長勢頭,滲透率亦有望大幅突破。
(編輯 喬川川)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