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勇
5月8日下午3時至5時,機器人2022年度業績說明會通過網絡線上舉行。公司總裁張進、財務總監張天竹、董事會秘書趙陳晨、獨立董事楊立杰作為參會嘉賓,全程參與了與投資者的互動交流。
記者登錄系統發現,活動正式開始前,就已經有多位投資者提前發起了提問。下午3時3分30秒,活動甫一開始,公司董事會秘書趙陳晨已經完成了第一份回復。
而面對業績說明會上集中涌來的各式問題,機器人4位高管幾乎是有問必答!在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里集中回答了投資者提出的155條提問,平均不到一分鐘刷新一條回復!
通過降本增效、提升收入
助力業績提升
此次說明會中,投資者的第二個正式提問,就提出了對公司的期望,希望業績能扭虧為盈。
公開披露數據顯示,近年來機器人經營業績不甚理想,2020年至2021年,公司歸母凈利潤曾連續兩年虧損。2022年,公司歸母凈利潤雖然實現盈利,但扣非歸母凈利潤仍然未能扭虧。今年一季度,公司歸母凈利潤和扣非歸母凈利潤又雙雙陷入虧損。
對于投資者關心的公司未來提升業績的計劃,趙陳晨表示主要從降本增效及提升收入兩方面來實現。公司將深入貫徹降本增效,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強化全員、全要素、全過程的成本管控,加強精益化管理,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精細化的管理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不斷加強在執行項目的管理,強化業務、財務、運營等部門的溝通與聯動,堅持以整體目標為導向,細致分解目標,責任到人,通過對業務單元戰略目標的管理和考核,追求公司價值最大化。
在提升收入方面,趙陳晨稱,伴隨公司技術積累和市場認可度的提升,項目的規模化效應優勢將逐步顯現,高附加值的訂單占比逐步上升,將帶動公司收入和毛利的進一步提升。
對于投資者對公司毛利率較低提出的質疑,機器人總裁張進表示,在國內產業政策的加持下,公司在工業機器人及半導體業務領域的下游市場空間預計更加廣闊。根據公司前期的技術積累和市場認可度的提升,規模化效應將逐步顯現,高附加值的訂單占比在逐步上升,公司會繼續加強“內功”,將加大力度提升經營質量,在逐步提高收入規模和產品附加值的同時,持續推進降本增效,進一步帶動公司毛利的提升。
鞏固發展主業
據張進介紹,公司未來發展戰略會始終聚焦主營業務,制定并實施“3+3+N”戰略,依托核心優勢,向核心業務集中優勢資源。即在業務方向上縱向形成工業機器人、移動機器人、特種機器人3大核心產品領域,以及焊接自動化、裝配自動化、物流自動化3大應用技術,瞄準國家戰略,孵化新興業務。通過戰略投資合作,在業務模式上橫向形成N個戰略行業產業。通過戰略資本培育新興業務實現快速發展,增值主體業務,形成可持續的、可循環的健康發展新形態。
據張進介紹,目前公司已加速了外購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進程,部分型號的機器人產品減速器已基本實現國產化替代,公司未來將緊抓機器人國產化浪潮,通過底層技術驅動場景上的價值創新,在核心技術和重點應用上重點突破,始終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提高整機綜合技術指標,致力于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智能先進的一流企業。
2022年,機器人實施了上市以來第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本次激勵計劃授予的股份數量總計不超過4497萬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2.90%;預留260.5萬股份,約占公司總股本的0.17%。激勵計劃以定向發行的方式向包括公司董事、高管、核心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業務)骨干等激勵對象發行公司股票,首次授予人員總數不超過839人,約占公司員工總數的22%。
“作為率先上市的‘機器人第一股’,投資者也對機器人寄予較高期望,公司近年經營業績連續不佳,今年又是機器人實施股權激勵計劃的第一個考核期,投資者也對公司給予了較高的關注度。”有不愿具名的市場人士告訴記者。
對于機器人公司的激勵計劃,前述市場人士認為機器人作為技術密集型行業,人才是行業發展的根本,該計劃的覆蓋面較廣,有助于激發高管及核心員工的積極性,為公司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提供支撐,將員工與公司的利益綁定,有利于企業未來的發展。
(編輯 張明富 白寶玉)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