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昱丞
見習記者 丁蓉
恰逢高考出分季,近日,53歲三六零董事長周鴻祎曬出其本人的錄取通知書:周鴻祎被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電子信息專業錄取,將攻讀非全日制、定向就業博士學位研究生。此消息一出瞬間引起網友熱議,網友紛紛直呼:“太卷了”。
A股上市公司董事長有多“卷”?Choice數據顯示,截至6月29日,A股5200多家上市公司的現任董事長中,有610人擁有博士學位。其中,不少董事長堪稱科研、管理“兩棲”人才。
多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已經成為科技創新的主力軍,這也得益于他們擁有一批頗有科研素養的董事長,才能帶領公司研發不斷突破,創造核心競爭力。他們也是我國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骨干力量之一。”
A股董事長博士占12%
Choice數據顯示,在5200多家上市公司的現任董事長中,有5017人公開了自身學位情況。5017人里,有610人為博士,占比達到12.16%。有2341人為碩士,占比達到46.67%。
科創板是“硬科技”上市公司的集中地,因此,科創板上市公司董事長中,擁有博士學位的人數占比更高。Choice數據顯示,目前科創板共有541家上市公司,其中52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董事長學位信息,這529人之中,擁有博士學位的有150人,占比高達28.36%。擁有碩士學位的有210人,占比為39.70%。
從畢業院校來看,這些董事長不乏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高校。例如,清越科技董事長高裕弟、怡和嘉業董事長莊志、能輝科技董事長羅傳奎、安凱微董事長胡勝發等均為清華大學博士。零點有數董事長袁岳、好上好董事長王玉成、千方科技董事長夏曙東等均為北京大學博士。
還有一些董事長在海外高校攻讀博士學位,其中不乏從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英國劍橋大學等高校學成歸國的博士。
博士僅僅是“入門級”?
研究行業最新趨勢,保持公司在技術上的領先優勢,是各家上市公司董事長每天都要鉆研的“課題”。即將進入清華大學讀博的周鴻祎,選擇的專業為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電子信息專業,與三六零所在的數字安全賽道可謂緊密關聯。
53歲讀博晚不晚?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為了追求知識、深入研究,多大年齡讀博也不晚。在有足夠學術背景和研究能力的情況下,年齡不應成為限制一個人繼續深造的因素。博士研究生培養的是創新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等,與帶領企業發展密切相關。”
目前5200余家A股上市公司中,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超過一半,這些上市公司的董事長不乏科研實力突出者,取得博士學位僅僅是“入門級”。取得雙博士學位,甚至擔任博士生導師、教授、院長的例子不勝枚舉。
例如,國盾量子董事長彭承志,是博士生導師,也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杰出講席教授。他的研究成果多次以封面形式發表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和《科學》上。在他的帶領下,國盾量子針對“卡脖子”問題組織關鍵重要部件的研發,成為全球少數具有大規模量子保密通信網絡設計、供貨和部署全能力的企業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只有獲得博士學位的董事長,才具有研發能力。一些上市公司董事長盡管沒有高學歷,但是并不妨礙其在技術創新上攻堅克難,取得豐厚的專利成果。
上市公司引領創新發展
“上市公司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原創技術不斷涌現,在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中的引領作用更加凸顯。”中國證監會副主席王建軍表示。
數據顯示,上市公司在引領創新上發揮的作用日益突出。2022年,A股上市公司研發投入達1.66萬億元,占全國研發支出的五成;高技術制造業上市公司研發強度達6.71%,大幅領先全國平均水平;累計披露專利數量占全國專利數量的近三分之一。
這些專利成果,既有董事長發揮的作用,也離不開其帶領的“硬核”團隊。一些上市公司員工的博士數量也相當可觀。據Choice數據顯示,9家上市公司的博士數量超過1000人。其中,中國中冶員工中博士人數達到14274人,申萬宏源為4704人,中國神華為3859人,保利發展為3338人,國投資本為2315人,物產中大為1661人,藥明康德為1407人,聚光科技為1202人,福田汽車為1200人。這些公司廣泛分布在專業工程、證券、煤炭開采、房地產開發、物流、醫療服務、環保設備、商用車等行業。
天使投資人、知名互聯網專家郭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和經濟發展方式轉型交匯之際,研發型董事長不僅能在一線為團隊指明方向,還善于建設科研人才高地,以產學研深度合作方式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打造行業領軍者。”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