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殷高峰
國內吸附材料龍頭藍曉科技8月28日晚間披露2023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07億元,同比增長33.80%;實現歸母凈利潤3.46億元,同比增長75.26%。
“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創歷史同期新高。”藍曉科技副總經理、董秘于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主要得益于吸附材料業務作為公司業務的核心增長動力,體現出了強勁的韌性,尤其是公司拓展的新領域快速增長,產品結構持續優化,盈利能力持續增強。
“藍曉科技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增長可以說是超預期。”萬聯證券投資顧問屈放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作為國內吸附材料龍頭,其吸附材料業務作為公司的基本盤,在其存量市場市占率不斷提升的同時,其新興領域如生命科學等方面的業務也快速增長,為公司上半年的超預期增長提供了支撐。
多板塊高速增長
半年報顯示,扣除鹽湖提鋰大項目后,基礎業務收入9.16億元,同比增長29%,占上半年總營收的91%。
“在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背景下,公司‘基本倉’業務體現出較強韌性,保持穩健增長。”于洋表示,公司業務以吸附材料為核心,新材料和應用技術是核心驅動力,尤其是特殊應用領域材料,配套系統裝置,可以形成綜合解決方案模式,引領各業務板塊發展。
從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收入結構來看,吸附材料中生命科學、水處理與超純化、節能環保等板塊保持較快增速。尤其是公司的生命科學業務,下游GLP-1多肽類藥物銷量大幅增長,帶動固相合成載體銷售,同時軟膠、硬膠等產品銷量增加,該板塊業務保持較高增速。
“值得關注的是,該板塊中的固相合成載體的成長空間未來可期。”屈放稱。
華安證券研報稱,GLP-1減肥/降糖藥市場空間廣闊,預計2025年全球達252億美元。根據藍曉科技公告,GLP-1類糖尿病及肥胖癥治療藥物2021年全球市場規模約為160億美金,2030年有望增長至約400億美金,這將給固相合成載體和sieber樹脂提供廣闊的潛在市場空間。
半年報顯示,為應對快速提升的市場需求,報告期內公司對固相合成載體車間進行高效擴產,新增70噸產能,總產能達到100噸。
“公司憑借seplife2-CTC固相合成載體和sieber樹脂已成為多肽領域的主要供應商,隨著未來下游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公司在該領域的成長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屈放表示,總體來看,高毛利業務板塊在總收入中的占比不斷增加,帶動公司整體盈利能力提升。
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綜合毛利率為47.9%,同比增長4.7%,其中吸附材料毛利率為49.5%,增加6.1%。
在屈放看來,由于我國目前吸附分離材料市場行業集中度較為分散,且大多數企業僅能在某一領域發展,很少能像藍曉科技這樣做到全行業覆蓋。預計未來全球吸附材料市場空間將達到1000億元,而離子吸附材料市場需求未來有望每年保持8%左右的增速,同時對比藍曉科技多項業務的毛利率,其中占公司主要利潤來源的吸附材料毛利率達到49.5%,可以長期保證公司經營業績的穩健增長。
國內外鹽湖提鋰市場同步發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年來市場關注的鹽湖提鋰市場,藍曉科技也在頻頻加碼。
2021年以來,藍曉科技簽訂多個大型鹽湖提鋰工業化項目。“通過細化管理、調配資源,成立鋰項目事業部,全力保障大項目如期高質量實施交付。”于洋介紹,截至目前,五礦鹽湖二期改造、錦泰鋰業二期等項目已順利完成交付驗收。金昆侖鋰業、億緯鋰能金海鋰業項目已完成安裝,西藏城投結則茶卡項目已獲得環評審批正全力進行設備采購及生產。
半年報顯示,2023年以來,藍曉科技憑借在鹽湖提鋰領域扎實的技術儲備,領先的產業化能力和優質高效的項目履約能力,繼續領跑市場,獲取多個大型產業化項目訂單。這些項目中,包括國投羅鉀5000噸提鋰項目系統裝置、阿根廷哈納克3000噸提鋰整線、麻米措吸附劑訂單、國投羅鉀提鋰吸附劑訂單等。
半年報顯示,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及在執行鹽湖提鋰產業化項目共12個。
同時,今年以來,公司加強在鹽湖提鋰領域的海外銷售及技術支持,獲得眾多海外知名客戶認可,并與阿根廷本土礦產企業哈納克簽訂商業化提鋰整線合同,現該項目處于生產制造階段。
于洋表示,依托眾多優質產業化運行項目業績、專業的技術服務支持能力以及豐富的海外系統裝置項目經驗,公司逐步在國際客戶中樹立了“DLELeader”(原鹵直提技術領導者)這一品牌形象,這體現了全球客戶對藍曉品牌的認可。公司也將持續深耕國內外潛力市場,搶抓新訂單,進一步提升市場占有率。
“藍曉科技作為全球鹽湖提鋰技術的領先企業,其鹽湖提鋰業務在國內外的持續拓展,將持續提升公司的綜合競爭優勢。”屈放稱。
(編輯 張明富 才山丹)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