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敏 見習記者 熊悅
9月6日晚間,藥石科技發布公告提示風險稱,公司于今年6月7日以自有資金購買的1000萬元中融-圓融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產品(以下簡稱“圓融1號”)存在本息不能兌付或者僅部分兌付的風險,對公司本期及期后利潤的影響亦存在不確定性。
公司表示,截至上述公告披露日,公司尚未收到上述信托產品的本金及投資收益;同時,公司已就上述信托產品逾期兌付的后續事宜與中融信托進行了溝通,截至上述公告披露日,未收到中融信托方面的正式文件回復。
公司進一步表示,除上述圓融1號外,公司不存在其它已購買、尚未到期的中融信托產品。逾期信托產品“不影響公司正常經營活動的現金周轉”,不影響公司持續運營及日常經營資金需求。公司將密切關注該信托產品的相關進展情況,繼續督促中融信托盡快兌付投資本金及收益。
公告顯示,該信托產品的期限為2023年6月7日至2023年9月5日,預期年化收益為5.6%。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總資產51.47億元,資產負債率46.23%,公司對本次逾期的圓融1號投資金額為1000萬元,占公司最近一期期末總資產比例約為0.19%,占公司最近一期期末凈資產比例約為0.36%。
實際上,上述1000萬元中融信托產品僅僅是公司購買的理財產品之一。除中融信托產品外,截至上述公告披露日,公司使用自有資金購買的、尚未到期的理財產品余額為4.13億元,購買產品為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人民幣大額存單、大型證券公司中低風險理財產品。
資料顯示,藥石科技于2017年11月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是醫藥研發和制造領域一站式創新產品和服務供應商。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分子砌塊的研發、工藝開發、生產和銷售;基于分子砌塊的藥物發現解決方案服務(CRO);基于分子砌塊的藥物開發和生產服務(CDMO)。
由于生物醫藥投融資下滑影響需求端等因素,藥石科技今年上半年業績增收不增利。根據公司發布的2023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營收8.44億元,同比增長14.89%;歸母凈利潤為1.14億元,同比下滑25.61%。“產能、人員及研發投入的增長,增加了公司當期成本費用,對短期經營業績產生一定壓力。”公司在報告中表示。
此前,受生物醫藥投融資環境等因素影響,公司決定終止與南京江北新區生命健康產業發展管理辦公室簽署的創新藥物工藝開發及中試平臺項目投資協議,該筆投資金額為1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藥石科技在2022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公司及子公司使用額度不超過人民幣5億元閑置募集資金和不超過人民幣15億元自有資金用于購買安全性高、流動性好的現金管理產品,其中暫時閑置募集資金購買單項理財產品期限最長不超過12個月。
2023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通過2020年定增和2022年度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累計募資20.81億元,已累計投入16.63億元。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合計27.68億元。
透鏡咨詢創始人況玉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1000萬元的逾期信托產品占公司最近一期期末總資產比例不高,整體影響不大。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對記者表示,上市公司應該圍繞投資理財做好事前風控,對目標投資產品的管理團隊、投資風格做細致調查。“關鍵在于了解投資理財產品的底層資產,即有沒有底層資產作為違約后賠付保障,沒有底層資產的理財要盡量避免。”
(編輯 汪世軍 喬川川)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