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曉玉
9月16日,尚太科技公告稱,公司擬投資約40億元在河北省石家莊市無極經濟開發區西區轄區內新建“年產1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
負極材料和正極材料、隔膜、電解液,合稱為鋰離子電池四大主要原材料。負極材料的種類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從負極材料市場來看,人造石墨是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市場的主流產品,根據鑫欏資訊數據顯示,2023年1—6月,人造石墨負極材料市場份額占比約83%。
尚太科技主要從事人造石墨負極材料的自主研發、生產與銷售,屬于鋰離子電池的上游,其所處行業的發展前景與鋰離子電池市場的發展狀況密切相關。
進入2023年,從市場需求來看,新能源電動汽車產銷量以及鋰離子電池的產銷量相比2022年度均保持了高增長,但是增速已經有所放緩。從市場供給來看,經過前幾年行業大幅度擴產,包括行業頭部企業在內的負極材料廠家在2023—2024年均進入產能釋放期,行業以石墨化工序為核心的有效產能大幅增長。
根據鑫欏資訊顯示,2023年上半年,中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全球市占率進一步提升,從2022年的96%上升至97%。2023年上半年國內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產量為74.94萬噸,同比增長24%,其中人造石墨負極材料產量占比83%,同比市占率進一步提升。
尚太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及儲能市場均保持較高增速,但目前整個負極材料市場仍處于產能結構性過剩狀態,年初以來負極材料產品價格不斷走低,包括公司在內的整個負極材料市場平均價格相比去年普遍下降。
面對當前行業現狀,尚太科技為何仍堅持擴產?尚太科技方面表示,當前,雖然負極材料行業面臨產能結構性過剩問題,但低成本、高品質的優質產能依然稀缺,公司著眼長遠,堅定看好鋰離子電池及負極材料行業未來發展空間,提前逆周期布局優質產能。在本項目中,公司繼續發揮成本優勢和技術優勢,采用最新裝備和新工藝,繼續擴大公司在行業中的成本和品質領先優勢,以優質的產能滿足客戶對低成本、高品質的產品需求。
“隨著年底旺季的到來,下游客戶需求的上升及行業平均售價‘觸底’,預計后續市場價格將企穩。”尚太科技相關負責人進一步說道。
清華大學戰略新興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胡麒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所謂負極材料的產能過剩不是簡單的總量過剩,而是存在結構性問題,優質產能依然稀缺,這類產能的擴張只會進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市場價格的下跌最終會淘汰掉相對低端重復的產能。也就是說,在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持續擴張的情況下,需求總量是沒有問題的,但隨著行業的整體技術進步,對相關材料、零部件的需求結構出現了變化,這反映了行業的升級以及醞釀中的整合,對供給側提出了更高要求。相關企業應該保持創新動能,以技術進步來保持和提升競爭力,與行業共同進步發展。”
公告顯示,尚太科技年產1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占地規模約600畝,主要建設負極材料一體化六道完整工序以及宿舍、辦公檢測樓、運動場館和停車樓。公司預計在本項目取得土地使用權后3個月內開工建設,項目最長工期不超過18個月,初步計劃于2024年底逐步開始投產。
尚太科技表示,隨著“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逐步實施,新能源電動汽車及風光新能源儲能市場的高速發展帶動負極材料需求持續增長,下游及終端客戶持續的產能擴張需要供應商具有穩定的產能保障能力。本項目是與下游主要客戶擴產計劃匹配的產能擴充項目,項目建成后將有利于公司深化與客戶的合作關系,進一步提高公司市場份額,鞏固市場地位,提高公司競爭力。
添翼數字經濟智庫高級研究員吳婉瑩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談道:“尚太科技本次投資擴產舉措,一方面表達了公司從長遠角度看好鋰電子電池及負極材料的發展空間,認為雖然負極材料行業面臨產能結構性過剩問題,生產企業均面臨較大的降本增效壓力,但優質產能依然稀缺,因此提前布局搶占先機;另一方面,本舉措也面臨一定的市場和運營風險,投資收益情況存在較大不確定性,需謹慎對待。”
(編輯 白寶玉)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