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僖
2024年伊始,濰坊市濰柴雷沃智慧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濰柴雷沃”)迎來“開門紅”。《證券日報》記者從公司方面獲悉,為備戰春耕,拖拉機工廠的所有生產單元均已進入滿負荷生產狀態,平均每隔3分鐘到5分鐘就會有一臺新型智能拖拉機下線,日產能已超過400臺。
據了解,近期,在山東、安徽、河南、江蘇等多個省份舉行的歲末農機展會上,大型大馬力機械、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以及智能化領域新產品,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國內農機企業自研新品產銷兩旺的背后,顯示出農機行業近年來加速推進補短板,成效初顯。據農業農村部消息,截至目前,我國農機裝備補短板工作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一批標志性整機裝備成功研制應用。中信證券分析認為,我國農機行業正處于補短板、智能化、本土化的產業升級初始關鍵階段,農機價值量提升空間巨大。
新農機產品受追捧
開年以來,濰柴雷沃推出的全新升級的雷沃谷神系列收割機、大馬力拖拉機、農機具等2024款新產品,成為多地歲末農機展會上的“香餑餑”。
以東北地區熱銷的濰柴雷沃P2404-7V拖拉機為例,作為國內首臺商業化CVT智能拖拉機,其采用了濰柴動力自主研發的CVT無級變速動力傳動總成,可根據作業負載自動匹配最佳速度,綜合作業效率能夠提升30%、綜合燃油消耗降低10%。2023年12月份,該款拖拉機被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評為達到國際先進技術水平。
據了解,目前濰柴雷沃已建成十余個國家和省級重要的科研創新平臺,先后承擔國家級、省級技術創新項目138項,同時,作為“鏈主”企業,公司開發了一批填補國內空白、補齊產業鏈短板的大型高端智能化農機裝備新產品。為了匹配新產品新技術,公司還建設了大馬力智能拖拉機工廠項目,總投資超過20億元,建成后將形成大馬力智能拖拉機的大批量生產能力。
這是我國農機行業加速補短板的一個縮影。記者從農業農村部獲悉,2023年度,農業農村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動員各方力量,聚焦農業生產急需的大型大馬力機械、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以及智能化領域存在的短板弱項,集中開展研發攻關,加快一線部署應用,持續加力推進農機裝備補短板工作。
各省緊密聯動,浙江、安徽、江蘇、山東等地相繼出臺相關政策文件,加力布局農機裝備產業發展,成效顯著。比如,濰柴雷沃240馬力無級變速拖拉機量產,就是“一大”(大型大馬力機械)方面填補市場空白的典范;“一小”(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方面,多種產品也實現了突破,如適合西南地區的山地玉米播種機實現突破,讓丘陵山區一些關鍵領域實現了從“無機可用”到“有好機用”的跨越。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文化創意研究所秘書長林先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農機裝備補短板的主要方向是提升智能化、數字化水平,開發更多的產品種類,提升農機裝備核心零部件自給率,提高產品質量和穩定性。目前,我國農機裝備行業在補短板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智能化、數字化的農機裝備已經開始得到應用,產品的種類也在不斷增加。”
頭部企業引領產業鏈升級
雖然補短板取得階段性成效,但農機裝備行業仍面臨著與國外先進農機裝備的較大差距,以及行業粗放的發展現實。
科轉育成(北京)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智慧農業平臺聯合創始人張曉兵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我國農機裝備行業部分高端產品和特殊用途的農機設備仍依賴進口,國內產品在技術性能、可靠性和耐用性方面與國外先進產品存一定差距。同時,產業配套體系不完善,部分核心零部件和關鍵技術仍依賴國外供應商。這反映出我國農機裝備行業在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等方面創新能力不足,行業整體競爭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2022年12月份,非道路機械排放升至國四標準,也加速了農機行業洗牌。
張曉兵表示,國四標準時代的到來,倒逼企業進行技術升級和產品換代;政策導向下,國家鼓勵優勢企業進行兼并重組,以進一步提升行業集中度;市場競爭下,龍頭企業通過收購、合作等方式擴大市場份額,一些實力較弱的企業可能被淘汰出局。
中信證券分析稱,國四切換帶來新一輪技術升級,且伴隨下游用戶逐步從自用農戶向專業化農事服務人員及組織轉變,下游用戶對農機可靠性要求持續快速提升,農機使用工況復雜,新機型研發驗證周期長,銷售及服務渠道布局周期長,故在此輪洗牌中,預計核心零部件自給率高,技術及渠道先行布局的龍頭企業優勢將體現得愈發明顯,此類企業有望通過本輪升級持續大幅提升市場競爭力。
林先平表示:“當下,我國農機行業頭部企業在產業鏈建構、技術研發方面的整體突圍戰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一些企業已經開始加強自主研發,提高核心零部件的自給率,同時也加強了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性能。此外,一些企業也開始加強渠道建設,提高銷售和服務能力,增強市場競爭力。”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