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馮思婕
一家企業從年營收不足1億元跨越到超50億元,需要多久?芯聯集成給出的答案是六年。作為一家集成電路制造企業,芯聯集成面臨著高投入、高風險,卻實現了又快又穩的發展。
正值上市一周年之際,《證券日報》記者走進芯聯集成,采訪了公司總經理趙奇。趙奇告訴記者:“我們的目標是在2026年實現盈虧平衡。”
為實現這一目標,在過去的一年里,芯聯集成繼續加大投入、夯實研發,持續深耕AI和汽車、工控、消費等下游市場,公司第二增長曲線碳化硅,第三增長曲線模擬IC(芯片)相繼發力,多項新業務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
推動產業化
從電網、高鐵等高功率裝備設備,到家電、數碼產品、手機等中低功率日常消費電子產品中,半導體大產業細分類別之一的功率半導體都扮演著電能轉換、供給的角色。碳化硅作為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中的重要基礎材料,用其制作的功率器件以其優異的耐高壓、耐高溫、低損耗等特點,解決了傳統硅基器件難以滿足的性能需求,并因此受到市場的熱捧。
“業內普遍認為,人工智能的終點是能源,是光伏;算力爆發的背后是耗電量的暴漲。因此,作為電能轉換與電路控制的核心,功率半導體的效率就顯得至關重要。而碳化硅器件的能量轉換效率比硅基器件高6%至7%,相當于可以省6%至7%的電,這是碳化硅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趙奇表示。
根據Yole數據預計,到2027年,以碳化硅為主要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62.97億美元,其中應用于新能源汽車領域將達到49.86億美元。
順應市場需求,2021年年底,芯聯集成就開始投建碳化硅相關產線,在2022年開始陸續形成產能。2023年,芯聯集成開始建設國內第一條8英寸碳化硅器件產線。今年4月份,芯聯集成的8英寸碳化硅工程批產品順利下線,標志著公司成為國內首家投產8英寸碳化硅的晶圓廠。
對于碳化硅業務的未來發展,趙奇表示,公司設立了2024年營收超10億元的目標,并期待在未來兩三年能實現更高的全球市場份額。
優化碳化硅成本
然而,碳化硅器件供不應求以及偏高的成本,正成為阻礙其大規模應用的主要原因。目前,碳化硅單器件價格普遍為硅器件的4倍至5倍左右。
“碳化硅器件如果想被廣泛應用,成本問題亟待解決。當下,業內的目標是要將碳化硅器件的成本降到硅基器件的2.5倍甚至2倍以內。”趙奇表示。
在碳化硅器件制造成本結構中,占比最大的就是襯底成本,大約占到總成本的46%。
實現產能優勢及成本優化的較優路徑就是將碳化硅襯底的制造從6英寸轉到8英寸,帶動8英寸碳化硅器件的量產。現階段,6英寸碳化硅襯底和外延在國內已經能完全實現自主供應,8英寸的也已進入下線驗證階段。
趙奇認為,在襯底和外延領域,后續要實現國產化的穩定供應應該完全沒有問題。“目前,我們的襯底和外延90%都是采購了國內供應商的產品。最初的時候我們也買過一些國外生產的襯底,但國內供應商的厲害之處在于,只要給他們機會反復迭代,就能快速達到要求的品質。”
“以前在模擬電路的發展上,我們是追趕者,不斷去靠近國外先進技術。現在隨著我國新能源終端的崛起,我們就有了在一些驅動和控制電路的方向上與國際同步、甚至更快一點的機會。”趙奇表示。
發力AI領域
AI領域是芯聯集成另一重要發力點。隨著能源革新和AI算力需求的不斷增長,集成電路細分領域中模擬IC業務也因此受益,保持著穩定增長。
“AI給公司帶來云端服務器相關業務的新增長。能源的使用效率成為AI應用的關鍵基礎技術和前提條件,公司致力于為AI服務器電源提供全面解決方案。”趙奇表示,公司持續在AI方向增加投資,累計投資已經超過20億元。
據趙奇介紹,公司生產的電源管理芯片有望突破云端服務器的能效難題。“電源管理芯片是一種模擬IC,其設計的根基在于應用最廣泛的模擬工藝技術BCD(單片集成工藝)。公司是少有的擁有高壓、低壓BCD全平臺,同時在特色工藝和特色器件上發力的晶圓廠,目前已在業務上取得實質性進展。”
據了解,芯聯集成深耕的車載模擬IC技術,瞄準了國內高壓大功率數字模擬混合信號集成IC的空白。其中,公司的BCD工藝平臺十分契合汽車、高端工控等應用在智能化、AI時代對于完整高壓、大電流與高密度技術的模擬和電源方案的需求。
目前,芯聯集成的電源管理芯片平臺技術已經過兩次技術迭代。第一代平臺已開始規模化量產,第二代將面向數據中心服務器的55nm高效率電源管理芯片平臺技術,已經獲得客戶重大定點,具有較強競爭力。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