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同仁堂披露了2024年半年報。2024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97.63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21億元,同比增長3.49%。整體來看,同仁堂業績在同期高基數基礎上實現了穩中有增。
同仁堂品牌創始于1669年,至今已有三百五十余年的歷史。公司常年生產的中成藥超過400個品規,產品劑型豐富,覆蓋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類別,以安宮牛黃丸、同仁牛黃清心丸、同仁大活絡丸、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為代表的產品以及眾多經典藥品家喻戶曉。
深入實施“大品種”戰略
打造多層次營銷格局
2024年上半年,同仁堂深入實施“精品”戰略、“大品種”戰略,提升核心競爭優勢。面對中醫藥發展的黃金機遇期,同仁堂聚焦精品戰略,推出御藥傳奇系列產品,希望通過一系列大品種產品,在突出中醫藥特色的同時,傳承中醫藥文化、技藝和精神,以滿足多元化健康需求。在權威機構的一項中成藥消費者調查中,在僅展示產品功效和規格的價格測試情況下,有86.2%的用戶對御藥傳奇系列產品表示感興趣。
公司還在持續深挖不同消費者的市場需求,以重點品種帶動其他品種共同發展,有序提升產品市場規模。與此同時,同仁堂也在加速提升保供能力,重點關注大品種的生產效率和成本管控,提升盈利水平。
產品打開市場,離不開新的營銷格局支持。有效的營銷策略可以幫助產品更好地吸引潛在客戶,提高知名度。同仁堂聚焦營銷改革,積極探索年輕群體,結合新的市場環境,線上線下齊發力。公司結合五子衍宗丸、同仁烏雞白鳳丸兩大產品,打造“衍宗”“白鳳”兩款形象IP,并通過多種活動將其運用到產品推廣相關工作中。
線下方面,同仁堂還在不斷加強零售終端運營優化,推出門店形象升級、專業化服務升級、品類需求升級的門店“煥彩”行動,打造全場景服務平臺,提升市場競爭力。加大終端門店的覆蓋率,部分門店設置御藥傳奇系列產品專柜,配備專業講解人員,提升精品產品銷售貢獻率。
線上方面,同仁堂持續加強渠道管控力度,優化電商策略助力業績增長,加快發展新零售,根據市場變化探索不同品種銷售模式。線上線下聯動營銷,提升品牌傳播力和銷售轉化能力。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百年老店積極“擁抱”新科技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報告期內,同仁堂持續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為公司積蓄內力。近年來,同仁堂持續加大科研項目立項,開展清腦宣竅滴丸研發工作,對同仁牛黃清心丸等重點品種進行二次開發,加速推進經典名方中藥復方制劑的安全性評價研究和生產驗證工作;開展潛力品種探索性研究,挖掘品種價值。
數字經濟時代,百年老店也在積極“擁抱”新科技,同仁堂與AI的結合不斷深入。2024年上半年,同仁堂致力于提升智能制造,加快推進現有工業制藥迭代升級,加大對設備改造和工藝流程的研究,保證設備的實際使用效率。此外,公司還在推進數字化生產線建設,實現遠程動態監控與實時產能分析,據了解,同仁堂大興生產基地新增9克線智能制造項目,完成了試產品種的制丸、晾丸、蘸蠟、外包工序的連線試產,這也為同仁堂股份的產能“續勁兒”。
公司還利用AI技術構建了同仁堂中醫藥知識圖譜系統,其中包含百余種產品的屬性、成分、功能主治、規格、性狀、臨床應用等相關知識節點總計2萬余個。同仁堂采用了線下與線上運用相結合的方式用于圖譜檢索、智能答題和虛擬場館的服務等,通過指尖點觸“云手冊”即可答疑解惑。該中醫藥知識圖譜系統還于2023年獲得國家版權局頒發的《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
同仁堂作為中藥行業的頭部企業,其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份額都具有顯著優勢。2024年中期財報中透露出公司在復雜市場環境下仍能保持穩健增長的信息,展現了其強大的品牌實力和良好的發展前景。在未來,同仁堂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為股東創造更多價值,為中藥行業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CIS)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