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李萬晨曦)5月7日,武漢逸飛激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ST逸飛”)公告,為維護全體股東利益,提升投資者信心,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兼總經理吳軒先生和董事兼副總經理趙來根先生計劃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6個月內,使用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允許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本次擬合計增持金額不低于1500萬元(含),不超過3000萬元(含),本次增持計劃不設定價格區間,增持主體將根據市場整體走勢及對公司價值的合理判斷,在實施期限內擇機實施增持計劃。
ST逸飛深耕新能源電池行業近20年,構建了“激光技術+智能裝備技術+工藝應用”滾動創新體系,已成為行業領先的精密激光加工智能裝備供應商。
2025年一季報顯示,公司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36億元,同比增長97.6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07.73萬元。
作為圓柱全極耳電池設備領域的領先供應商,ST逸飛已圍繞核心技術、量產裝備、市場應用等構建了全面領先優勢,并推出了直線、轉盤、環形、轉塔、高速磁懸浮等不同裝備形式的全系列裝備,效率覆蓋25PPM至360PPM,全面用于直徑18mm至60mm等全系列圓柱全極耳電池量產應用,以滿足圓柱電池加速量產的市場需求。
公司今年2月披露的投資者調研紀要提到,公司46系圓柱全極耳電池裝備也已實現批量出貨,目前公司訂單充裕,其中圓柱電池裝備訂單增速較快;同時公司華中、華東、華南三大產業基地已分批投入使用,總部基地項目亦正在建設中,能夠滿足市場需求。
研發方面,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研發投入總額2708.27萬元,占整體營業收入的比例為11.47%。持續高水平研發投入的同時,ST逸飛不斷聚焦新業務拓展,為公司積蓄新的增長點,持續提升公司的綜合競爭力。
進入2025年,ST逸飛在多個領域持續布局。4月初,公司公告稱,與武創院成立合資公司湖北武逸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逸科技”),重點布局激光與柔性智造相關領域的新興技術與新興裝備。同時,通過武逸科技與院士團隊、武昌區政府共同設立湖北荊楚人形機器人有限公司,公司也進一步切入機器人賽道。公司還于4月與武創院正式聯合對外發布“激光應用與高端裝備創新樞紐”,將重點布局新一代電池智能裝備產業、工業人形機器人、第三代太陽能電池高端裝備、半導體先進封測及智慧物流等四大領域,為公司的長期高質量發展提供“源動力”。
在固態電池領域,公司針對固態電池封裝技術與裝備進行了系統開發,實現了固態電池電芯裝配、模組PACK及智慧物流系統等裝備的客戶交付與應用,并開發了高動態激光加工技術、激光加工質量閉環監測系統等新技術,率先將激光微加工技術用于固態電池的極片涂層表面處理、激光極片快速干燥等工藝。近期,ST逸飛與金羽新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前期全固態電池合作開發的基礎上,圍繞全極耳固態電池、方形鋁殼固態電池的設備研發、工藝優化、市場推廣、產業鏈協同等方面展開全方位的戰略合作。
業內人士認為,伴隨全球圓柱電池加速放量機遇,ST逸飛的優勢地位將持續鞏固,同時公司不斷加碼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等先進電池領域,以及全面擁抱AI、人形機器人等新興技術,積極拓展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業績持續增長具備充足動能。
(編輯 張明富)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