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肖偉
在有色金屬行業周期起伏的浪潮中,株洲冶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株冶集團”)作為一家擁有近70年歷史的國有企業,憑借一場“刀刃向內”的資產重組,不僅扭轉了經營困境,更實現了從單一冶煉企業向全產業鏈綜合前列企業的跨越式轉型。這場重組,不僅重塑了株冶集團的核心競爭力,更使得株冶集團重新煥發生機。
近日,株冶集團在湖南省株洲市召開2024年度股東大會。《證券日報》記者在會議現場注意到,各位投資者與株冶集團管理層就“在黃金大牛市中如何持續增長”和“如何應對加工費下行壓力”兩大話題展開熱烈交流。作為老牌國企,株冶集團為何能煥發新生?哪些關鍵因素促成了株冶集團的“第二個春天”?
并購重組打通產業鏈
往前回溯,2022年底,株冶集團啟動重大資產重組,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水口山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水口山公司”)100%股權。2023年2月份,隨著標的資產完成過戶,株冶集團正式擁有鉛鋅礦山資源。在礦山方面,株冶集團擁有水口山鉛鋅礦采礦權和柏坊銅礦采礦權,下設礦山3座、選礦廠1家,形成86萬噸/年原礦采選能力。在鋅冶煉方面,株冶集團擁有每年30萬噸鋅冶煉、38萬噸鋅基合金深加工產能,鋅產品總產能68萬噸,居全國前列。在鉛冶煉方面,株冶集團擁有鉛及稀貴金屬冶煉廠2家,形成每年10萬噸鉛冶煉、4500公斤黃金、470噸白銀的生產能力。
在此次股東大會后,株冶集團副總經理兼董秘陳湘軍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通過并購重組打通了產業鏈,掌握了礦山資源,最終實現了煥新重生。擁有一定自給率的礦山資源,對穩定企業利潤產生積極作用。”
產業實力的提升帶來了業績效益的提升。2024年,株冶集團實現營業總收入197.59億元,同比增長1.8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7.3億元,同比增長29.71%,顯示出較高經營質量。2025年一季度,株冶集團實現營業收入48.03億元,同比增長8.5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2.83億元,同比增長112.94%。
在此次股東大會的交流環節,一位投資者率先提問:“國際金價一路走高,公司黃金業務如何實現持續增長?”
株冶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2024年,公司管理層審時度勢,抓住國際黃金價格持續上漲的良好機遇,全年黃金產量突破3710公斤,銷量突破4074公斤,在黃金市場中的影響力進一步增強,業績持續增長具備良好基礎。未來,公司將夯實‘采選、冶煉、深加工、銷售’全鏈條優勢,進一步實現高質量發展規劃的推進。”
此外,公司冶煉加工費情況也受到關注。有投資者就此發問:“2024年度冶煉加工費用相對低迷,這是否對公司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對此,株冶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內鉛鋅冶煉加工費用確實有下降,但公司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化解。一是調整下游產品結構,增加高附加值產品產量;二是打通上游原料供應,實現穩定精礦來源。此外,公司在冶煉過程中綜合回收多種金屬,也產生了一定收入和利潤。”
技術創新永不停步
資產重組不僅提升了株冶集團的原料自給率,也帶動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并積極引進先進技術。
在礦山端,株冶集團積極采用智能化與自動化采礦技術,提升開采效率與安全性,同時利用物聯網傳感器實時監測礦區地質、設備狀態,降低安全風險。為提升選礦效率,公司采用高效浮選設備提高鉛鋅精礦回收率,減少能耗,同時針對伴生銀、鎘等金屬,優化選礦流程以實現資源梯級利用。為確保環保達標,株冶集團還應用膜分離、中和沉淀等技術處理礦山酸性廢水,實現水資源循環。
在冶煉端,株冶集團憑借在多年鉛鋅冶煉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工藝水平始終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在鋅錠鑄造車間,《證券日報》記者看到,熾熱的鋅液在13米長的連鑄生產線上奔流,冷卻成型后的銀白色鋅錠整齊碼放,在陽光下泛著金屬特有的冷冽光澤。機械臂將鋅錠碼垛成1.2米高的“有色方陣”,每一捆鋅錠表面均刻有激光防偽編碼,可追溯冶煉班組、原料批次及質檢員信息。數據顯示,鋅錠的鋅純度達99.995%,雜質含量低于國標要求。
某汽車生產企業的現場質檢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們重點檢測了鉛、鎘等殘留元素,株冶集團生產的鋅錠完全滿足汽車電池托盤的高耐蝕性需求。”
并購重組后的株冶集團不僅持續產出質量過硬的鋅錠和鉛錠,也借助技術升級和研發創新,實現了多種有價金屬的回收和利用,同時株冶集團在鉛鋅冶煉中的副產品硫酸,也廣受化肥等下游行業客戶的好評。
某券商有色金屬行業首席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重組釋放的協同效應成為株冶集團業績增長的關鍵推手,掌握水口山鉛鋅礦資源,使得株冶集團的原料自給率提升,加之煤炭價格回落、電力保障優化,冶煉端成本同比有了明顯下降。株冶集團打通了上下游產業鏈,經營進入穩定狀態,有利于公司未來進一步開展技術升級和加大研發投入。”
00:10 | 百貨行業上市公司加快轉型步伐 多... |
00:10 | 萬科再獲大股東支持 深鐵集團提供1... |
00:10 | 電動化賦能主業 浙江鼎力構建高空... |
00:10 | 吉利汽車:戰略整合與多元布局雙輪... |
00:10 | 阿里巴巴發布2025財年第四季度財報... |
00:05 | 專項債助力土地收儲提速 進一步穩... |
00:05 | 算力服務市場熱度攀升 上市公司頻... |
00:05 | 退市新規的威力正在顯現 |
00:05 | 2025年全球電動車銷量或超2000萬輛... |
00:05 | “政策+技術”雙輪驅動 上市公司加... |
00:05 | 株冶集團:資產重組激活全產業鏈 ... |
00:05 | 一季度券商債券承銷榜單揭曉 科創...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