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3月8日,以“智匯醫療,創想未來”為主題的2018倚鋒中美醫療健康創新投資論壇于圍繞中國及美國醫療健康投資的原創藥細分領域在深圳金茂J.W.萬豪酒店舉行,來自全球醫藥界、金融界、國際組織及媒體嘉賓100多人參會。
會議在深圳市倚鋒創業投資限公司創始人朱晉橋及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執行會長宋瑞霖的開幕致辭中盛大啟幕。與會嘉賓包括中國科學院蔣華良院士、深圳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兼董事長倪澤望博士、紐約華爾街21世紀投資集團總經理IsaacBlech,加拿大上市醫藥公司Reverlogixcorp董事長兼CEODonaldJ.McCaffrey等全球學術界和金融界極具影響力人物。
深圳市倚鋒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創始人朱晉橋先生致開幕詞
論壇上半場,來自國內的數個原創藥代表企業,包括前沿生物總經理王昌進博士、鴻運華寧董事長景書謙博士、禾元生物科技楊代常教授、亨利藥業董事長黃振華博士分別向在座投資者和嘉賓展示其公司的最新技術、取得的成果以及當前極具潛力的研究項目。
下半場中,來自海外的幾位嘉賓,包括紐約華爾街投行21世紀投資人集團的總裁IssacBlech、美國硅谷Ardis創始人VuTruong、加拿大Resverlogix董事長Donald、臺灣全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簡海珊博士、阿聯酋投行Naseba高級分析師Immanuel也分別就資本與美國現有領域的最新進展等進行了精彩的演講。
在沙發論壇環節,嘉賓們熱烈的討論了兩個重要的議題——“中國原創藥的發展現狀以及在全球的影響力”和“中國資本在全球原創藥投資中的地位及影響”。
中國原創藥在多個重大疾病領域取得矚目成果
中國原創藥近年來在政策、資本及國際合作等幾方面的利好環境下蓬勃發展,許多原創藥,如微芯生物的西達苯胺,已經進入市場,給許多淋巴瘤的病人帶來福音。目前,中國原創藥在糖尿病、艾滋病、癌癥等多個重大疾病領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許多藥物已經進入臨床實驗后期或已完成臨床試驗,如鴻運華寧針對糖尿病的長效GLP-1抑制劑,以及前沿生物的長效抗艾滋病藥物等等。未來的5-8年,將有一系列的新藥進入市場。
近年來,中國原創藥在國際上取得很多突破性進展及成就。如微芯生物的西達苯胺,以2.8億美金的價格將日本地區的專利權銷售給一家國際大藥廠。百計神州等公司也陸續走出國門,他們的重磅藥物均與Celgene等國際大藥企有著深入的合作。未來會有更多的中國原創藥進入美國及歐洲市場,主辦方倚鋒創投投資過的前沿生物、亞盛制藥、鴻運華寧等都計劃將在香港或美國上市。
未來5年中國原創藥的發展趨勢
與會專家表示,在過去的5年里,中國的原創藥發展迅猛。未來5年,中國原創藥會在以下幾方面繼續取得成就:將會有更多的原創藥進入臨床試驗、獲得審批、進入市場,為中國及全世界的患者帶來福音;將會有一批極具潛力的醫藥公司崛起,微芯生物、前沿生物、亞盛制藥等公司將會完成IPO,市值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將會有更多的獨角獸公司出現,有希望成為中國未來的“強生制藥”或者“輝瑞制藥”等大型制藥公司;將會有更多的原創藥物登錄歐美市場,為患者帶來福音的同時,獲得更大的營收。
圖為美方學術及金融界代表們在沙發論壇熱烈討論
如何看待中國投資人海外投資熱潮
近年來,中國資本對美國生物制藥行業的興趣與日俱增,美方與會專家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一方面,中國的資本可以很好的幫助美國生物制藥企業的成長,除了資本之外,中國的大藥企也為美國公司的藥物進入中國市場做了很好的鋪墊和幫助。另一方面,中國的投資人從投資美國醫藥公司中可以獲得巨大的回報,美國生物醫藥企業的成長性在美國所有行業中首屈一指。同時,更多的中國藥企通過投資合作等渠道,買入了更多美國的藥物或制藥技術,這些對中國藥企的發展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美方專家給中國投資人的海外投資提了幾點建議:一是做細致大量的調研,大浪淘沙,在數千家公司里找到真正優秀的投資標地。二是與美國公司保持良好的交流與溝通,無論是投資過程的盡職調查,還是在投資之后的一些投后管理,中國投資人都應該與美方保持一個非常良好的溝通。三是了解美國生物醫藥、投資并購領域的法律法規及FDA的調控政策,這些都有利于對項目的盡職調查。
美方專家表示,過去在與倚鋒的合作中,對倚鋒團隊的專業能力及溝通能力都印象深刻。期待未來與倚鋒有更多的合作。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