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本土創投的20年,既有投資覆蓋全領域的綜合性大機構,也誕生了很多細分領域內的垂直投資機構,它們長期深耕某一專業領域,形成“小而美”的特色。多種不同風格和策略的機構,共同構成本土創投豐富多彩的版圖,在扶持中小企成長壯大的同時,創投機構也獲得了豐厚的投資回報。
根植于深圳本土的倚鋒資本就是長期聚焦醫療健康行業的投資機構,截至目前,其投資的46個醫療健康領域項目無一失敗。尤其是科創板首批100家申報企業命中微芯生物、普門科技兩家公司后,倚鋒資本聲名鵲起,開始受到更多人的關注,而亞盛醫藥、前沿生物、和元生物、和鉑醫藥等,也是其頗具代表性的投資企業。
倚鋒資本董事長朱晉橋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做醫療健康投資要堅持真正的價值投資,更重要的是要特別有耐心,10年的時間陪伴企業成長可能僅僅是個起步。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DNA,倚鋒資本的DNA是不斷地糾錯,在每一次實踐過程中不斷地反省,提煉出更好的投資理念。
從華為供應商
到跨界做投資
外界印象中的潮汕人,都特別會做生意。朱晉橋年輕的時候懷揣著十幾元來到深圳打拼,最開始干的也是實業,90年代曾經給華為做工程和智能布線的供應商。但不安分的性格,讓他想有更多的嘗試,在機緣巧合之下他走上了投資之路,第一筆錢就投向了邁瑞醫療。
“早在2001年的時候,我就琢磨著想改行干點其他事情,于是以個人名義投資了邁瑞醫療,到2007年就逐漸退出,賺了第一桶金后覺得這個事情可以繼續當成一輩子的事業來干。”朱晉橋說。
談到對邁瑞醫療的投資細節,背后還有一點小故事。當朱晉橋準備第一次個人投資試水時,其實有三個公司為潛在對象,一個是賽格車圣,當時做汽車的導航、防盜等業務,另外一個是邁瑞醫療,第三個就是騰訊QQ。
“我當時在這三個公司里選擇了邁瑞,其實那個時候騰訊也很缺錢,要是我選擇QQ,堅持到現在的話,已經是第二大股東了。但那個時候騰訊還是虧損的,我還是比較謹慎,看了三個企業,最終選擇了營收還有應收賬款為正的邁瑞。”他頗為感慨地說道,“現在想起來,如果說每個公司投第一筆資金的三分之一,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是就不會形成現在的專注了,對準一個賽道全力以赴地沖鋒陷陣。盡管沒投到騰訊,但是投到了邁瑞,也就讓我走向了醫藥、醫療健康產業這樣一個賽道上,不斷地深耕細作。”
從實業到投資的轉行,朱晉橋坦言受到了深圳“敢為天下先”精神的影響,而他透露了另外一個小細節,就是電影《阿甘正傳》的影響。阿甘那種專注、執著、鍥而不舍的精神讓他特別受鼓舞。2007年倚鋒創投正式成立,從股東自投轉型為團隊共投開始,就一直把重點放在醫療健康產業。
醫療健康投資的
獨門方法論
在朱晉橋眼中,來到深圳就有一種催人奮進的拼搏精神。按照城市來區分,目前倚鋒資本投資的項目深圳排第一,上海、蘇州等其他城市也有很多。而深圳今年也恰逢特區建立40周年,看到在對特區40年40人的表彰中被投企業邁瑞醫療李西廷和微芯生物的魯先平都獲選,朱晉橋也很激動。
談到深圳在發展醫療健康產業方面的優勢,他認為,深圳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的過程中,提供了高效的政府辦事效率和強有力的招商力度,對醫藥企業的創業政策、對海歸科學家的支持均是非常優惠的,這些都為醫療健康企業發展提供了好的土壤。目前深圳已經形成了在醫療器械領域的全國龍頭地位,有了邁瑞醫療、普門科技等明星企業的帶動,形成了產業集聚效應,而現在坪山區正在大力發展原創藥的研發,未來這兩個方面都將迎來春天。
倚鋒資本的投資也主要圍繞這兩個領域,醫藥公司占70%左右,醫療器械公司占比約30%,近幾年也在平臺性的公司多進行布局。如任正非先生所說“讓聽得見炮聲的人來指揮戰斗”,讓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情,才能獲得成功。
朱晉橋介紹,目前的投資團隊盡管只有20多人,但“醫”和“藥”有兩個團隊在做研究,都是海歸背景的專業人士。他們當中有來自于哈佛、斯坦福、牛津、中科院等海內外頂尖院校的博士,對項目的分析、藥理的研究非常專業;團隊里還有兩位醫生,從市場應用前景的角度來看評估企業的投資價值。
他認為,藥理再好,沒有站在醫生的角度看有沒有病人用,也不行。“醫”和“藥”,講起來很簡單,有了藥理貼近市場找到合適的應用,這是最佳的投資方式。
“經過近10年的磨合,投資團隊在專業領域越來越細分,在原創藥里面,我們所投的項目創始人基本99%都是從美國的大藥廠回國的海歸科學家,通過前期全方位的深入研究,選擇標的,與其建立聯系以后,我們對企業平均有近一年左右的考察期,調查過一年才開始投資。”
他舉例投資亞盛醫藥的時候,7年前就第一次與亞盛董事長楊大俊博士有了接觸,“在調研的時候就特別有感觸,做原創藥物的這些科學家,在我們投資的時候都將近50歲了,做原創藥是一個積累,跟IT界不一樣,原創藥行業50歲的人就相當于IT界30歲的人。”
“順利的話,從臨床前拿到生產許可證至少要有16年,其中還有多少波折和困難都難以想象。為什么這些科學家還敢于去做這種即使成功也需要16年的事情,如果不成功,時間會花費得更加漫長,所以這是需要有情懷和有耐心的。”他說,“希望能對科學家們多一些寬容,給他們多一點耐心,現在是‘知本經濟’時代,要尊重知識分子和創新,有創新國家就有希望,才有更好的未來。”
堅持自身投資邏輯
避開過熱賽道
公開資料顯示,2010年~2019年10年間上市的原創藥物,美國貢獻70.3%,歐盟17.9%,日本7.9%,中國貢獻為3.3%。朱晉橋認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百年一遇,對醫藥行業的影響不是常態化現象,今年以來醫藥行業受到全民的關注,醫藥的細分領域和賽道也受到資本市場的重點關注。但是投資不能什么火熱就做什么,投資生物醫藥要堅持真正的價值投資,既要保持高度的專注力,也需要洞察未來的前瞻性。
“我們一般而言不會和其他機構搶項目,今年醫療健康行業的很多公司由于資本涌入,估值非常高,但我們投的項目都是一年前談好的,有了非常充分的交流和一年多的談判期,雙方互相認可,我們所投的這些企業家也不會水漲船高,基本上是比較理性的。對于那些熱門的賽道,我們會去避開,在別的細分領域里面再去分析下一步會有哪些新的機會。”他特別強調,“不管有沒有疫情,只有堅持原創,大力創新,堅守主航道的企業才能走得長遠,脫穎而出。在疫情迷霧下,不論是企業家還是投資人,都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
醫療健康投資是一個漫長的陪跑過程,作為在這個領域摸爬滾打了近20年的投資老兵,朱晉橋也呼吁在政策層面能對真正做長期投資、支持早期創新企業的機構給予更多扶持,尤其是在稅收方面有更多的優惠,未來世界的醫藥大舞臺上才能更多地出現中國醫藥企業的身影。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