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春蓮
10月21日0點,“雙十一”預售正式開啟。隨著服務旺季的到來,快遞企業業務量有望創新高。
隨后,10月22日,有消息稱,韻達、申通、圓通聯手抵制極兔速遞,快遞企業打響“雙十一”市場爭奪戰。
極兔速遞有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不方便評論友商的行為。
今年3月才開始正式起網經營的極兔速遞,一直以來靠較低的價格不斷搶占市場。而與此同時,今年以來,快遞龍頭企業為了擴大市場份額,快遞單票價格更是持續下降。
“目前極兔速遞在全國的網絡覆蓋面還有很大的空白,所以它成立以來確實存在搭便車的情況,包括很多快件和網點都是依靠加盟公司,現在加盟公司做出反擊也合理。”快遞專家趙小敏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極兔速遞價格低是企業自身的經營策略,因為它目前就是一味地以價格杠桿來驅動和搶占市場。
極兔速遞燒錢搶市場遭抵制?
據悉,向加盟商要求“封殺”極兔速遞的消息,主要來源于韻達、申通和圓通的下屬加盟商。
根據快遞企業對加盟商發布的通知,該公司下屬加盟公司(含承包區)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加盟極兔網絡及承包區;攬派兩端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代理極兔快遞業務。同時,針對已流入末端網絡的極兔快件,由末端網點公司取證并上報,按問題件處理,并告知發件網點通知收件人自取。
“通知主要是幾家快遞企業要求自己的加盟商必須按照公司的管理條例來執行,違背規定會做出相應的處罰,這也符合企業自身的運行狀況。”趙小敏還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封殺”談不上,主要是“雙十一”臨近,快遞企業要維護自身網絡的穩定和安全運行,而極兔速遞隨著單量的增加,確實也遇到比較大的挑戰。
趙小敏認為,極兔速遞以加速燒錢的模式來運行和搶占市場,但這樣的模式主要還看它的資金鏈能不能跟得上,能燒多久。僅僅靠燒錢,而不是以產品驅動為主,客戶的粘性是有限的。
實際上,從去年快遞市場開始整合以來,快遞龍頭為了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快遞單票價格也一直在下降。
根據公告,9月份,韻達快遞服務單票收入同比下降31.31%,主要系公司持續推進貨品結構優化,快遞單票重量下降,進一步降低單票的資源成本和收入以及基于當前快遞市場的發展,公司在部分區域采取合理的市場策略。
此外,9月份,順豐單票收入為18.47元,同比下降15.16%;圓通快遞產品單票收入2.18元,同比下降20.38%;申通快遞服務單票收入2.18元,同比減少22.7%。
郭曉敏還表示,臨近年底,快遞企業也要沖擊業績、業務量以及利潤指標,“價格戰”在“雙十一”期間會更加激烈。
“雙十一”快遞市場爭奪戰開啟
實際上,今年以來,受益于消費不斷復蘇以及網購線上滲透率的提高,快遞行業發展迅速,快遞企業業務量不斷創新高。
國家郵政局實時監測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累計完成快遞業務量561.4億件,同比增長27.9%,超去年同期水平。特別是9月份,快遞業務量完成80.9億件,同比增長44.6%,增速創3年來新高,且呈現加速增長勢頭。
值得一提的是,順豐、申通、韻達、圓通的快遞業務量,在9月份已集體出現明顯的增長趨勢,其中順豐單月營收141.27億元創下新高,前三季度營收已突破1000億元;韻達9月份日均快遞量將近5000萬票,同比增幅高達65%,同樣是今年最高水平。
韻達發布公告稱,9月份公司完成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64.94%,主要系電商經濟的持續繁榮和公司服務水平提升等有利因素。
韻達有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第12個“雙十一”的到來,可以預見快遞業務量將再創新高,為了更好地服務客戶,韻達全網紛紛發力,開展好旺季生產各項準備工作,全力以赴確保“雙11”旺季生產平穩暢通,確保快件時效與質量。韻達從保障機制、運行機制、服務質量、科技助推、預警和監測、綠色環保等方方面面做好了準備。
在此背景下,近日,國家郵政局更是召開2020年快遞業務旺季服務保障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快遞業務旺季服務保障工作。按照要求,全行業將執行“錯峰發貨、均衡推進”的工作機制,嚴格控制攬收節奏,切忌為了盲目沖量,造成壓力激增,出現網絡癱瘓的情況,嚴格守住安全發展的底線,杜絕價格戰和刷單問題,把質量“雙十一”落在實處。
國家郵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君在會上強調,疫情將是今年旺季保障工作絕不能忽視的因素;同時,末端、國際和部分分撥環節壓力比較突出,國際航空運力較為緊張。上游電商調整促銷策略,對快遞企業持久作戰能力形成更大考驗。寄遞安全形勢依然嚴峻。
廣發證券研究報告指出,“雙十一”大促或將推動四季度件量增速持續高位運行。疫情后的首個“雙十一”,對于拉動下半年的內需市場表現具有重要意義,各大電商平臺亦推出了較大力度的促銷方案。
趙小敏還表示,近段時間以來消費反彈使得快遞業務量不斷增長,加上今年“雙十一”各個電商平臺都有一些新的玩法,包括促銷日期提前等等,快遞業務量應該再創新高。
(編輯 張偉 上官夢露)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