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龔夢澤
“自動駕駛技術將成為變革未來交通的關鍵一環,不僅將惠及人們的日常出行,也將極大推動智慧物流的發展,提升經濟運行效率。”近日,小馬智行聯合創始人、CEO彭軍在北京舉辦的技術沙龍上表達了對自動駕駛未來發展的暢想,同時公布了小馬智行在乘用車出行和卡車物流兩大業務領域的最新進展。
由此,這一家創辦了4年多,在中國乃至全球范圍內廣受資本認可的自動駕駛創業明星公司終于揭開了它的神秘的面紗。資料顯示,小馬智行(Pony.ai)成立于2016年底,憑借人工智能技術領域的突破,小馬智行已與豐田、現代、一汽、廣汽等國際國內車廠建立合作,并成為全球首家在中美均推出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出行服務)的公司。截至2021年3月份,公司融資總額超11億美元,估值超53億美元。
Robotaxi服務規模進一步擴大
采集真實用戶需求反哺技術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盡管乘用車體量大、空間廣,但場景相對復雜,對產品和技術的要求也相對較高,距離大規模應用還有一段時間;相較之下,商用車雖然市場規模小,但場景相對簡單、技術門檻偏低,更有希望早日實現商業化落地。
對此,小馬智行選擇“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在乘用車及商用車兩大業務板塊同時聚焦,各自布局。據公司方面介紹,在乘用車出行領域,小馬智行在2018年正式推出了PonyPilot自動駕駛移動出行服務應用,在中國廣州以及美國加州落地Robotaxi服務。
這一應用的不僅推出讓小馬智行成為國內首個落地常態化Robotaxi車隊服務的公司,同時其也成為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第一個公開運營的自動駕駛技術服務商。小馬智行副總裁張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小馬智行還將于近期進一步擴大Robotaxi運營規模,覆蓋更多城市,北京公眾也將很快能夠體驗搭載小馬智行最新一代PonyAlphaX系統的自動駕駛汽車。
“這兩大領域對于技術的要求最高,也代表了最大的市場前景,小馬智行有信心征服這兩個最有挑戰性的自動駕駛應用場景。Robotaxi服務范圍的進一步擴大,將有助于我們在實踐中進一步提升技術,向規模化、無人化的方向邁進,”張寧表示。
不過,張寧也強調道,行業真正的商業化落地需要以規模化為基礎,因此現階段營利一定不是主要目的。在他看來,一方面,最重要的是采集到真實用戶的需求來反哺技術,例如打車的需求量等。通過提供Robotaxi的服務來獲得最真實的路測數據,以此進一步推進技術發展;另一方面,Robotaxi也是一個讓公眾能夠進一步了解技術和行業發展的窗口,具有獲得公眾及相關政策支持的重要作用。
據悉,今年2月份,小馬智行宣布其首批搭載最新一代系統的自動駕駛汽車從標準化產線正式下線。這批車輛已逐步開始在北京、上海、廣州開啟全天候的自動駕駛公開道路測試,并加入公司Robotaxi車隊投入規模化運營。
深度合作卡車制造商
智慧物流小馬智卡發布
事實上,我國物流業雖然體量巨大,但存在事故率偏高、成本高、規模小等問題。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物流需求仍在不斷加大,但與此同時,我國勞動年齡人口還在進一步減少,這將導致未來物流行業形成巨大司機缺口。
小馬智行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領域龐大的現實需求和未來前景,早在2018年,小馬智行開始著手布局卡車自動駕駛領域。2020年,小馬智行成立了卡車事業部,就商用車自動駕駛的商業化開始進一步探索,并取得了廣東省首張自動駕駛卡車測試牌照。
不出意料的是,此次技術沙龍上小馬智行除了透露乘用、出行領域的自動駕駛進展外,也在物流貨運方向傳出新動態。
小馬智行副總裁、卡車事業部負責人李衡宇在此次技術沙龍上宣布了公司卡車業務部門的名稱—“小馬智卡”。李衡宇對記者表示,通過打造優秀的虛擬卡車司機,未來可以大幅提高物流行業行車安全,彌補勞力不足,解決人力管理規模不經濟的問題,讓組建大型車隊成為可能,提升行業效率。
李衡宇認為,打造優秀的虛擬卡車司機也有助于乘用車領域技術的提升。開乘用車的虛擬司機可以理解為拿C照,開商用車、卡車的司機是拿A照,兩者之間有一些能力是共通的,如果先拿到C照,對于再拿A照非常有幫助。
“在自動駕駛時代,卡車將成為智能終端并產生大量數據,如果這些數據形成閉環,將帶來巨大的價值,并推動智慧物流的發展,這也是小馬智卡可以提供價值的地方,”據李衡宇介紹,小馬智行擁有先進的自動駕駛技術,將與Tier1供應商、卡車制造商深度合作,發揮各自優勢,打造可量產的高度智能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實現自動駕駛卡車的大規模生產,使整個物流生態的效率得以提升。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自動駕駛技術從無法判斷前景到現在開始逐步清晰,再到今天,我們已經開始能夠丈量到實現夢想的距離。”張寧對記者表示,接下來的發展重點更多會放在跟自己比較上,在技術演進、實現無人化安全技術等方面進一步開展探索與實踐,最終真正實現打造最安全可靠的自動駕駛全棧式技術理念。
(編輯 孫倩)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