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鶴 見習記者 馮雨瑤
9月14日,振華新材將正式掛牌科創板。
振華新材成立于2004年,主營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旗下產品主要應用于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及儲能領域。
眼下,新能源賽道愈發火熱,與之有關的細分產業因此受益步入發展“快車道”。
據了解,在振華新材的上下游產業陣營中,聚集著眾多重量級的“鋰大佬”,如藍科鋰業是振華新材上游的鋰資源供貨商,寧德時代、孚能科技、南京國軒則是振華新材下游的主要客戶。
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作為快速發展的新能源領域配套企業,振華新材這家公司站在了新能源的風口上,未來市場成長空間較大。”
三元正極材料“生產者”
“新能源熱”所衍生的市場需求正在各細分領域急速升溫。
據了解,新能源汽車領域所用的正極材料涵蓋中鎳、中高鎳及高鎳在內的多種型號一次顆粒大單晶鎳鈷錳酸鋰三元正極材料(NCM);消費電子所用的正極材料,主要包括高電壓鈷酸鋰、復合三元正極材料以及一次顆粒大單晶三元正極材料。
正極材料是鋰離子動力電池的核心關鍵材料,其特性直接影響鋰離子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循環壽命、安全性能等核心性能指標。其中,三元正極材料自2018年以來已成為市場份額最大的動力電池正極材料,也是國內外動力電池的主流正極材料之一。
自成立以來,振華新材通過研發、生產與銷售鎳鈷錳酸鋰三元正極材料、鈷酸鋰、復合三元等實現盈利。
招股書數據顯示,2021年1-3月,鎳鈷錳酸鋰三元營收占比92.62%,鈷酸鋰營收占比1.61%,復合三元及其他營收占比5.77%。
盡管鎳鈷錳酸鋰三元為公司營收的主要貢獻源,但不容忽視的是,這樣的產品構成也使得振華新材面臨“大單品”一枝獨大,公司營收波動較大的風險。
據了解,因核心產品中鎳5系三元材料主要應用于國內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市場,受2019年下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及2020年國內新冠疫情爆發影響較大,導致公司2019年、2020年整體營業收入坐上“過山車”。
數據顯示,2019年、2020年、2021年1-3月,振華新材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24.28億元、10.37億元、9.87億元,同期公司營收同比變動比例分別為-8.53%、-57.32%、534.40%。
產業上下游“扎堆”參與戰略配售
振華新材背后聚集著眾多“鋰大佬”。
記者關注到,振華新材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客戶涵蓋國內主流鋰離子電池企業,與寧德時代、孚能科技、新能源科技(ATL)、微宏動力、中山天貿、多氟多、珠海冠宇等形成長期合作關系。
其中,寧德時代作為動力電池行業龍頭企業,與振華新材2015年開始合作,同時也是振華新材的第一大客戶。
據招股書披露,2018-2020年,公司對寧德時代銷售收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65.22%、74.44%、31.22%,2021年1-3月,這一數字為65.11%,均處于較高水平。
此次上市科創板,上述強大的產業陣營成為振華新材的主要戰略配售者。
振華新材此次發行最終戰略配售數量為3322萬股,占發行數量的30.00%。包括寧德時代、孚能產投、南京國軒、天津力神、藍科鋰業、南方資產(長安汽車實控人)等公司產業上下游知名企業參與了公司戰略配售,并就市場、技術、供應鏈等內容與振華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對此,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裁祁海珅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正極材料作為鋰電池的四大主材之一,其性能、價格、產品供應的穩定性等對于鋰電池廠家來說都很重要,上下游企業積極參與振華新材的配售,一是看好企業的發展前景,二是各自延伸自己的產業鏈和供應鏈,有效銜接進而形成一體化戰略協作的發展趨勢。”
據了解,振華新材此次上市預計募集資金總額13億元,將全部投入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生產線建設項目(沙文二期)、鋰離子動力電池三元材料生產線建設(義龍二期)和補充流動資金。
(編輯 才山丹)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