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許潔
“2021年,國臺取得了含稅銷售額過百億、品牌價值超千億、投產超萬噸、庫存老酒超5萬噸的‘百千萬’佳績。”1月9日,國臺2022年全國經銷商代表大會在海南博鰲舉行,這一串數字就是國臺酒業交出的2021年成績單。
從10多億元到20億元,再到40多億元,如今擠入百億元俱樂部,國臺酒業業績增長實現“三級跳”,并創造了國臺發展速度。而這串數字的背后,國臺酒業是如何做到的?后百億時代,國臺酒業又將提出怎樣的發展戰略?
國臺酒業集團總經理張春新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3年,特別是近2年,面對發展和疫情防控的雙重任務,國臺堅持兩手抓、兩手硬、兩不誤,成勢“醬酒熱·國臺火”,創勢“醬酒持續熱·國臺格外火”,實現了公司銷售業績的“三級跳”。
業績增速實現“三級跳”
百億國臺,創造了白酒行業的速度神話。
數據顯示,2021年,國臺銷售實現了爆發式、跨越式翻番增長,含稅銷售額從2020年的40多個億躍升到百億。
但國臺速度不只是營收數據的增長,更是包括市場建設速度、品牌建設速度的全面跨越。
張春新表示,過去五年,在市場上,國臺深化全國市場布局,建立區域、商、終端和消費者的四個四梁八柱支撐的市場體系;經銷商數量達到1500多家,行業知名大商、優商基本都牽手合作;專賣店、旗艦店、大健康產品體驗館近千家,高端酒類連鎖、大型商超連鎖近萬家。
市場方面,國臺涌現出以廣東、河南、山東等10億-20億級市場,北京、貴州、江蘇等5億-10億級市場,億級以上的省級市場共計達到19個。甘肅和海南,由幾年前的千八百萬、兩三百萬跨越至去年的1.25億元和8318萬元;粵閩桂、豫魯、江浙滬、京津冀、貴川渝、陜甘等板塊逐步成型,協同作用越來越明顯。
在品牌上,國臺緊抓醬酒熱趨勢,連續入選央視品牌強國工程,請唐國強代言,聚焦國臺國標、國臺十五年、國臺龍酒和國臺醬酒4支主品,唱響大國醬香,踐行國臺領航。
同時,智能釀造每年迭代升級,啟動智能環保,國家評委、省級評委涌現輩出,收購懷酒拉開兼并重組大幕,國臺品牌價值超千億。
五年的產業升級和營銷創新,上演了連續跨越翻番的涅槃蝶變。可以說,國臺速度在2021年成為行業焦點,但這一年的爆發,背后實際上是20年的蟄伏。
1999年,天士力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的號召,到貴州茅臺鎮投資建廠,拉開了國臺打造現代健康白酒,創新現代飲酒文化的發展序幕。經過二十多年發展,國臺的行業地位快速提升,成長為廠區政府授牌的茅臺鎮第二大釀酒企業。
躋身百億俱樂部
打造中國新名酒
值得注意的是,在茅臺熱帶動下,醬酒成為酒行業的“寵兒”,國臺酒業在疫情防疫常態化的2021年實現高速發展,從40億元到百億元,國臺成功躋身百億醬酒俱樂部,并成為醬酒行業的頭部企業之一。
“20年100億,是國臺一步一步走過來的,是一件事一件事干出來的,是長期主義的結果。”張春新表示。
站在百億營收的臺階上,國臺酒業如何續寫后百億時代的傳奇?
對此,天士力創始人、天士力控股集團董事局終身榮譽主席、國臺酒業集團董事長閆希軍表示,“我們規劃了國臺未來30年的‘兩步走’戰略,即:從現在開始,用十年時間,建立中國新名酒的內涵體系,把國臺酒打造成為中國新名酒;再經過二十年的接續奮斗,到國臺五十年時,使國臺酒成為中國名酒。”
以制藥的理念、技術和標準做酒,國臺酒業以高品質贏得了消費者的喜愛。后百億時代,國臺酒業提出了要做中國新名酒。“我們期待,通過未來30年的接續奮斗,國臺從中國新名酒進入中國名酒之林,為中國酒業、民族品牌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打造中國新名酒品牌,國臺酒業為企業發展提出了長遠目標。而在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勇看來,在新時代新經濟環境下,新發展理念,新產業技術的革新,是所有產業和企業都需要共同思考和作答的時代問卷,是賦予企業發展的朝向動力,也是推動白酒產業決勝新發展階段的重要基石。
提出了長遠的目標,但是,縱觀醬酒板塊,回歸理智的“醬酒熱”下,優勝劣汰已經在上演,國臺酒業如何應對行業的變化,實現企業的健康發展呢?
在酒業營銷專家蔡學飛看來,國臺在天士力資本加持下,是最近幾年醬酒熱的直接受益者,也是中國白酒發展的明星酒企。
蔡學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無論是從銷售體量還是產品結構,國臺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是醬酒新勢力的代表性品牌。而考慮到國臺已經完成國標系列的大單品塑造,以及泛全國化布局,國臺的百億銷量是有市場與產品基礎的,隨著醬酒盤整階段的到來,已經形成百億銷售規模與勢能的國臺酒,其增長正在從數量增長向質量增長轉變。
對此,張春新表示,2022年—2023年以穩定為主,夯基礎。2022年把百億重做一遍,計劃目標含稅銷售額115億元左右,不追求高速度,站穩百億腳跟,全面向高質量轉型。
(編輯 田冬 )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