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麗新 見習記者 武琪
告別萬里目少兒,趣店教育布局受挫。
3月2日,趣店創始人羅敏在微信朋友圈發文稱:“是時候說告別了,讓小朋友快樂健康成長的初心仍在,但疫情不允許,太多太多的不允許……”
某不愿具名教育圈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直言:“并不意外,教育行業整體受政策影響比較大,教育綜合體生存空間也縮小了,萬里目‘涼涼’在意料之中。”
公開資料顯示,趣店于2014年3月份成立,于2017年10月份登陸紐交所,先后涉足現金貸、汽車新零售、跨境奢侈品電商以及少兒教育等領域。股價最高時觸及35.45美元/股,總市值過百億美元,而今每股不過0.86美元,市值更是只剩2.18億美元。
從三位數到個位數,羅敏曾經“市值1000億美元之前不拿薪水和獎金”的雄心壯志恐已消逝。
2020年,當羅敏在廣羅人才、招募合伙人時,同是做教育綜合體項目的某機構創始人吳藝煊(化名)周圍有不少人選擇了加入,但他還是有些猶豫:“我沒有看好,當時就跟朋友說,讓子彈飛一會。”
吳藝煊曾與羅敏有過交流,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萬里目是以自營的素質教育品類為主,相應成本很高。”在吳藝煊看來,“做教育需要匠心精神,資本驅動下可以實現快速擴張,但教育綜合體的運營人才比較緊缺,而且大環境的影響確實很大。”
趣店去年三季度總運營成本和費用為2.73億元,營銷及研發費用均下降,最大的費用是一般和行政費用,由2020年三季度的5830萬元增長至1.58億元,同比增長170.4%。
錢去了哪兒?趣店的解釋是:“萬里目Kids(即萬里目少兒)業務相關的員工薪酬增加。”
根據趣店去年三季度財報,融資業務與貸款撮合業務是趣店金融業務的主要構成部分,也是其主要收入來源。包括融資收入、銷售收入、銷售傭金、會員費、貸款撮合收入、交易服務費收入。而從具體數據來看,融資收入同比下降41.4%,由上年同期4.87億元降至2.856億元;貸款撮合收入及其他相關收入同比下降95%,由上年同期的1.77億元降至880萬元;銷售傭金收入803.7萬元,下降55.53%;銷售收入及其他收入732.6萬元,下降94.73%;交易服務費及其他相關收入為2094.4萬元,增加215.95%。
構成總營收的6個主要部分中,5個在嚴重下滑。可見,趣店確實需要一次成功的轉型來擺脫逆境。
萬里目少兒只是趣店的其中一個轉型項目。
在網貸清退、疫情等因素影響之下,趣店開始頻繁探索新賽道,如大白汽車、唯譜家、趣學習,也包括萬里目奢侈品平臺等一系列項目,但最終效果了了。2020年6月,趣店以至多1億美元的價格認購寺庫至多10204082股新發A類普通股,占股28.9%,但如今連寺庫也面臨退市風險。
在趣店轉型布局汽車產業之時,曾有業內人士評論稱“存在不確定性”:“首先是重資產布局前期投入大,回收期較長,此外需要一支龐大的線下團隊,這與現金貸的輕資產運營模式迥異,是否能夠輕松轉身有待驗證。”
其實,無論是汽車產業,還是教育領域,要么是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要么是需要長久耕耘,僅僅靠持有資金,以“短平快”的打法火速推進并取得成效顯然是不可能的。
多次開拓新業務失敗、營收大幅下滑直接導致了投資者對企業的信任危機。
2月10日,趣店發布公告稱收到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警告”,指趣店因股價連續30個交易日低于美國存托股票(ADS)價格低于1美元。不過,趣店仍有6個月的緩沖期將股價拉回到1美元關口上方。
不過,趣店也曾在2021年12月23日發布公告稱,羅敏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利用個人資金最多回購1000萬美元的趣店美國存托股。
上市之初,它被稱為“中國最會賺錢的公司”,而如今,至少這1美元/股的門檻是首先要跨過去的。
“股價一定程度上是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業務預期最直接的反應,造成趣店股價由高位的35.45美元跌至現在的0.86美元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歸根結底仍是市場對趣店的基本面不認可。”中國人民大學助理教授王鵬對記者表示。他強調,不管是金融相關服務,還是大刀闊斧地進入新領域,趣店的轉型本身就充滿了挑戰,與之相對應,企業更應該提前做好準備,充分考慮行業現狀。
此外,2月的最后一天,根據美國紐約南區法院披露文件,趣店及其實際控制人羅敏向提起證券欺詐訴訟的若干原告支付了850萬美元(約5400萬元人民幣)的和解金。
對于這“一地雞毛”,投資者心有戚戚。一位投資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抱怨:“對于這些人來說,賺錢是王道,轉型成功與否并不重要了。”
企業對此有何回應?在提振股價、發展業務等方面又有哪些規劃性舉措?《證券日報》記者與趣店取得聯系,但截至發稿,并未收到相關回復。一位接近趣店的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現在趣店可能已經沒有人來對接采訪了。”
(編輯 崔漫 才山丹)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