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麗
在全球產業鏈深度重構的背景下,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以下簡稱“鏈博會”)于7月16日至20日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館)舉行,成為觀察全球產業協作與供應鏈韌性的重要窗口。本屆鏈博會以“鏈接世界、共創未來”為主題,吸引了來自75個國家和地區的651家企業和機構參展,境外參展商占比達35%,創歷史新高。
在這場全球供應鏈的科技盛宴中,一批國內上市公司積極以數字化和低碳化技術賦能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轉型升級,加速“強鏈、補鏈”。
“當前,全球產業鏈處于深度調整期,一個穩定、高效、有韌性的供應鏈,已經成為企業穿越周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而鏈博會在展鏈條、展生態、展場景,強化供應鏈凝聚力和協作力方面的獨特優勢,為國內外、上中下游企業拓展‘朋友圈’和‘貿易圈’提供了重要機遇。”中國聯合國采購促進會副秘書長宋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構筑韌性供應鏈
本屆鏈博會設置了先進制造鏈、清潔能源鏈、智能汽車鏈、數字科技鏈、健康生活鏈、綠色農業鏈及供應鏈服務展區“6鏈1展區”,并首次開設了創新鏈專區,聚焦前沿技術應用與產業協同。其中,先進制造鏈展區通過實物演示、互動體驗和場景模擬等方式,重點展示了智能制造、衛星通信、工業機器人、高端數控機床等領域的最新技術及成果,成為展會的重磅展區,引發參觀者關注。
在位于W2館的先進制造鏈展臺中央,一棵參天巨木構筑起了一個綠色景觀。“這一景觀象征著企業向下扎根中國際市場沃土,鏈動生態和諧發展。”金光集團App展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
據了解,金光集團App構建了較為完整的自有產業鏈布局,覆蓋育林、制漿造紙到設備制造等環節,橫向聯通金融、化工、物流等領域,成為典型的“鏈上企業”。
“中國企業憑借創新力在全球市場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目前,公司已成為中印尼產業融合的‘連接器’,依托中國領先的制造技術,將優質產品輸向全球市場,以鏈主動能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同時,公司還在探索多鏈融合的發展機遇,促進產業鏈、金融鏈、人才鏈的協同創新。”金光集團App副總裁翟京麗向記者表示。
一批國內創新企業正快速崛起,通過“硬科技”創新推動先進制造產業鏈發展,增強供應鏈韌性。鏈博會上,深圳市優必選科技有限公司帶來的商用版人形機器人Walker C(行者)、極具生命感的桌面級人形機器人“悟空”一度成為展會焦點;兆威機電展出的新一代靈巧手則以17至20主動自由度輕松實現抓握、彎曲和擺動等精細動作,傳動效率超95%,可以應用于工業生產、特種作業、物流、醫療等多種場景。
在衛星通信技術領域,國內企業也取得重大突破。北京云遙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載荷研發端工程師張雨辰向記者表示,公司云遙氣象星座項目計劃部署90顆衛星以構建全球領先的氣象探測網絡,目前在軌運行衛星數量已達46顆,填補了全球產業鏈分鐘級氣象監測的空白,為自動遠洋氣象導航、智慧交通服務等先進產業鏈提供了重要支撐。
據鏈博會主辦方介紹,本屆鏈博會上,包括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歐冶半導體有限公司等在內的多個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設展,展現出國內企業在人工智能、精密制造、生命科學等領域的攻堅成果。
深圳市貿促會貿易投資促進部副部長薛遠鵬表示,本屆鏈博會不僅為先進制造企業提供了展示“先進智造”創新成果的國際大舞臺,更有助于深化本土與外資企業、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協同。
企業加速全球化布局
在全球供應鏈重構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作為產業龍頭,正通過多元策略加速全球化布局,從“走出去”向深度“融進去”轉變。
本屆鏈博會上,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重點展示了其在產業鏈、供應鏈與服務鏈領域的最新成果與應用,涉及領域包括汽車零部件、能源裝備、低空經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綜合金融服務等。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司已建立了覆蓋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全球合作網絡。此外,公司還聚焦智能制造核心技術突破。例如,中信戴卡的“輕量化全鋁車身底盤”一體化壓鑄方案,成為連接全球汽車制造上下游產業鏈、供應鏈的關鍵樞紐。
蘭劍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則將植物工廠“搬”到了鏈博會現場,在機械臂精準采摘生菜的同時,超低壓伺服驅動的“蜘蛛俠”穿梭車正以±1.5毫米的行走定位精度運輸作物。展區的3D視覺系統實時顯示著植株的生長數據,其葉態識別算法可檢測多種病害微型植物。公司高級副總裁沈長鵬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自主研發了一系列智能裝備,如料箱揀選機器人、分布式伺服堆垛機等,不斷提升設備智能化柔性化升級,賦能供應鏈企業,并在開拓海外市場的道路上持續邁進。
宋嘉認為,當前全球產業鏈正從效率優先轉向安全與效率并重,鏈主企業正通過創新突破重構全球產業鏈格局,而鏈上企業的升級路徑往往依賴鏈主的技術傳導和市場牽引。“頭雁領飛+眾雁伴”的生態模式,正在先進制造業等集群中形成示范效應。隨著第三屆鏈博會的深入推進,全球產業協作的藍圖正逐漸清晰。國內企業也通過技術創新、跨國協作與生態共建,為全球供應鏈注入新的活力與韌性。
23:53 | 行業陷深度調整 光伏上市公司上半... |
23:53 | 算力行業維持高景氣 產業鏈公司上... |
23:53 | 入境游持續升溫 相關企業加強投入... |
23:53 | 擬14.57億元收購南太湖科技100%股... |
23:53 | 建筑信息化軟件業務營收占比再提升... |
23:53 | 鏈接世界 中國企業積極賦能全球產... |
23:53 | 鏈鏈相系 共筑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 |
23:53 | 從田園到餐桌 “全鏈協同”繪就綠... |
23:53 | 上半年國內重卡銷量同比增長約7% ... |
23:52 | 間接融資主導轉向股債聯動 國有六... |
23:52 | 商業銀行年內密集停發信用卡 行業... |
23:52 | 公募基金管理人“細分突圍” 積極...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