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雖然已經是一家年營業額十幾億元人民幣的上市公司董事長,但王東輝對于新技術、前沿科技趨勢的關注和熱情卻始終未曾減弱。在王東輝看來,這是流淌在其血液的東西,是扎根于其身體的DNA。
“最近我對區塊鏈技術十分關注,整個假期我都在研究區塊鏈相關的知識,現在有很多的收獲和想法。”說到這里,王東輝的臉上煥發出的專注和興奮,就如同發現了新大陸一般。
說起對技術的喜愛,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當時,剛剛走出校門的王東輝來到了北京,進入了電子部六所,并在導師尤念祖博士的指導下,進入一個“巨無霸”大課題。
這一課題是開發基于Unix操作系統的圖形工作站系統。作為國家“七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參與人員40余人,項目經費超過1500萬。“做科研一定要努力站在第一梯隊里。”王東輝在進入項目組后,深深地感受到平臺的重要性。他說:“無論起點的高低,進了這支隊伍,夠聰明,肯干,就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
王東輝在項目組中成長為骨干,做工作站,改監控程序,做工程數據庫。憑借個人努力以及團隊協作,最終,該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電子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990年碩士畢業后,王東輝被派往美國繼續做研發。在硅谷,他開拓了眼界,為后來的創業奠定了基礎。
2001年,王東輝創立了北京榮之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榮之聯)。王東輝對于新技術的熱愛,也在公司中得以體現。“我們的主要職責是讓國外先進技術在國內應用起來。用最好的技術配上最好的服務,為國內客戶提供最好的業務支持。”王東輝說。
為實現公司的既定目標,技術團隊的發展是重中之重。同時,公司對市場發展前沿保持密切關注。不計投入,訂閱國際頂尖公司的研究報告。王東輝自己也經常去國外參加專業會議。“在飛速發展的領域,一定要知道最好是什么狀態,發展的方向是什么,才能搶占制高點。”
在榮之聯CEO張彤看來,如今,榮之聯之所以能夠在很多新的領域提前布局,未雨綢繆,和王東輝對于新技術的敏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在公司上市之后,每年都會投入幾千萬去做新技術的早期研發,這種投入很難看到短期效益,更多的是要有前瞻性的眼光。而王總在這方面無疑是公司的領路人。”張彤說。
這種前瞻性的投入造就了榮之聯在技術上的獨到之處。同時,正因王東輝對于新技術的不斷學習,也使得榮之聯可以在一些新興領域提前布局。
大數據方面就是如此。
早在2008年,大數據這一概念剛剛從美國提出時,王東輝就已經開始密切關注。那時,互聯網尚未大規模普及,所以也沒有海量的互聯網數據可以用來分析。而榮之聯當時與華大基因的合作,為榮之聯之后向云計算、大數據領域進軍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華大基因研究院是一家站在國際前沿的基因組學研究中心。華大基因把高通量測序技術與基于高性能計算的生物信息分析技術做了完美的結合,并將這些技術廣泛應用于醫藥、健康、現代農業及新生物能源等高速發展的領域。
基因測序會產生大量的數據,數據甚至會多到很難通過互聯網進行移動,而且普通的客戶也沒有那么多的存儲設施能將海量數據存放在本地。這改變了以前數據要跟著應用走的舊模式。
為此,榮之聯與華大基因一起做了許多底層技術的開發,包括海量數據的管理、處理流程的管理以及如何讓多種不同的生物處理軟件在并行計算環境中獲得更高的運行效率。
正是有了與華大基因的合作,讓榮之聯為日后向云計算、大數據領域的進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學習新技術的同時,王東輝也十分注重技術與行業的結合。在王東輝看來,新技術一定要與行業的業務相結合,才能產生更大的價值。“不能空談技術,要讓技術在行業中流動起來。”王東輝認為,客戶對IT系統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個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另外一方面就是做創新。而傳統IT企業一直在做的就是如何幫助客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最近幾年,客戶對于業務創新的需求越來越高,這也正是榮之聯這種技術型公司的好機會。“我們會利用我們對新技術的理解,與行業用戶的需求緊密結合,為用戶進行業務和商業模式的創新。”
顯然,與行業用戶的結合,不僅需要對新技術有足夠的了解,還需要深入到具體的行業之中。為此,榮之聯也進行了大量的布局,其中,通過資本市場進行收購,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自2011年上市后,榮之聯圍繞公司的戰略方向進行了多次并購。2013年,通過收購車網互聯公司,榮之聯成功切入車聯網市場,并為之后進入物聯網行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隨后,通過收購泰合佳通公司,成功切入大數據市場。今年6月,榮之聯完成了對贊融電子的收購,這讓榮之聯可以將業務快速拓展至金融行業。如今,通過一系列的布局,榮之聯已經深耕于能源、電信、金融、制造、政府、生命科學六大行業。并且,業務范圍已經覆蓋了多個新興的技術領域。
“在云計算領域,公司幫助客戶整合已有的IT資產,實現數據中心和IT基礎設施的集約化管理,引導企業級IT系統向私有云和混合云演化;在物聯網領域,公司提供數據采集和接入產品,通過邊緣計算和數據平臺技術支持車聯網、工業物聯網、農業物聯網的建設和運營;在大數據領域,公司提供分析引擎、數據產品以及不同行業的業務解決方案。在生命科學和醫療健康領域,公司依托自有的基因分析算法提供快速分析和解讀軟件,依托生物數據平臺構建了面向整個行業的生物云和健康云。”王東輝介紹道。
十年磨一劍。
如今,王東輝和榮之聯已經走過了十六年的歷程,公司也已經成長為國內領先的綜合性IT服務商。不過,對此王東輝并不滿足,“我們要成為世界級的IT企業”。這也是他作為公司的領路人,為榮之聯未來發展所設計的藍圖。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