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萌
2018年已到年尾,有統計顯示,今年全國各地出臺的有關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已經高達405次,比2017年同期上漲近80%,幾乎每天都有一項措施出臺,刷新了歷史記錄。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北京地區全年房貸調整發現,“五一節”后,北京首套房貸款利率全面進入1.1倍時代。后續雖有某外資行宣布白名單客戶上浮5%以及某城商行表示優質客戶可以上浮3%,但因持續時間短、客戶較少等原因并未引起市場波動。
同時,由于臨近年底,貸款中介以明年政策未知以及銀行年末結算、停貸等安排為名“提醒”客戶提前儲備資金,部分擬購房者打起信用貸的主意,按揭貸則遭遇了“冒牌搭檔”——首付貸。
首套房貸款利率最低上浮10%
2017年元旦,15家銀行的北京分行集體行動,對于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的貸款利率約定執行不低于基準利率的0.9倍,彼時的行動也是京城銀行房貸業務的首次集體調價。經過2017年一年的調整,京城首套房貸款業務以多數銀行執行基準利率上浮5%進入2018年。
2018年5月份,房貸市場再次迎來銀行集體調價。5月3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分別發通知稱,5月7日之前網簽,且在5月31日之前審批通過,首套房貸款利率可以繼續執行基準利率上浮5%;否則上浮10%。隨后,又有多家銀行通知5月10日之后網簽的商貸單,首套房貸款利率執行基準利率上浮10%,二套房貸款利率執行基準利率上浮20%。
至此,京城首套房貸款利率全面進入1.1倍時代,同時,還有個別額度緊張的銀行首套房貸款利率按照基準利率上浮20%-40%執行。后續雖有某外資行宣布白名單客戶上浮5%以及某城商行表示優質客戶上浮3%,但因持續時間短、客戶較少等原因并未引起市場波動。京城首套房貸款利率自5月份集體調價至上浮10%后持續至年末。
《證券日報》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等額本息還款法計算,貸款100萬元,首套房貸款利率執行基準利率上浮5%、25年期,月供為5930.69元;首套房貸款執行基準利率上浮10%、25年期,則月供升至6075.36元。
《證券日報》記者去年同期曾走訪北京地區各大銀行和房產中介咨詢房貸利率以及未來房貸利率走勢預期,均獲得“首套房貸款利率大概率繼續上行”的回答。
與去年不同,今年銀行工作人員和房產經紀人的回答都相對謹慎。某國有大行個貸經理表示:“現在首套房執行基準利率上浮10%,不清楚明年的情況,一切以總行通知為準。”
樓市交易量持續低迷
根據北京市住建委統計數據,截至12月23日,12月份北京二手房住宅簽約套數為7534套,目前僅高于2月份的7361套,繼今年2月份、10月份后,月成交量可能再次出現萬套以下。結合前11個月的數據,預計全年成交在14.1萬套左右。相比于2017年的13.6萬套小幅上升,相比2016年的27萬套則相差甚遠。
今年5月份和9月份,分別因為“學區房落戶政策”和“公積金新政”頒布導致政策過渡期網簽量猛增,過渡期后則繼續延續低迷態勢。
房屋成交量較低,房產中介也深有體會。《證券日報》記者近日在走訪過程中遇到一家剛剛開業的門店只有一名員工在收拾東西,并在大門玻璃上貼上了“籌備期”。這名員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最近成交量低,員工還沒有到位,趕上年末可能要延期開業了。”
盡管成交量不高,“首付貸”卻有抬頭跡象。一位貸款中介的工作人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這個月我接手辦理的信用貸業務比以往多,大家都是為買房提前籌備首付。”
不過,記者在走訪調查時發現,部分貸款中介也在年末營造了資金緊張的氛圍。
在記者咨詢時,有貸款中介拿出一份公司通知寫著:“南京銀行22日停止放款,江蘇銀行22日停止放款,上海銀行23日停止放款,工行、農行、建行、郵儲銀行、包商銀行、華夏銀行25號停止放款。27日所有合作機構停止進件申請。”該中介提醒記者,“需要用資金的提前準備,年后即便全部恢復進件、放款預計也到到3月份了。”
根據多家貸款中介反饋的信息,由于擔心明年政策未知以及銀行年末、年初結算等安排,有不少還在觀望的購房者開始提前想辦法籌備首付,因此年底信用貸業務量增多。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