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降溫態勢也在土地市場引發連鎖反應。雖然供應的持續增加帶動了市場整體成交量以及成交價格的上漲,但土地市場溢價率的降低以及土地流拍數量的增多,無不顯示出土地市場涼意十足。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26日,全國50個大城市合計賣地金額為3.616萬億元,其中,熱點城市賣地金額漲幅明顯放緩;從土地溢價情況來看,熱點城市溢價率基本在10%左右,明顯低于2015年至2017年平均30%的溢價率。除此之外,土地流拍數量再創新高。僅以一線、二線城市為例,截至目前,一線、二線城市住宅土地年內流標369宗,是近6年來最高水平,同比上漲156%。
“土地市場溢價率走低疊加流拍數量增多,是市場降溫的直接體現。”昨日,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究其原因,這主要是受三大因素共同作用。
具體來看,一是基于對未來房價預期的判斷。今年8月份,住建部提出“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的要求,并且此前還明確提出要“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受此影響,房企對未來市場預期表現得較為悲觀,在此情緒主導之下,土地市場趨冷屬于預料之中。二是受限價政策影響,導致部分城市出現新房、二手房價格倒掛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到土地溢價率,甚至導致土地流拍現象不斷發生。三是開發商資金成本壓力大。2019年房企面臨的最大壓力依然是融資難問題,雖然年內央行多次宣布定向降準,但由于監管層對于進入樓市的資金進行嚴格監管,因此,在拿地方面就會顯得捉襟見肘。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李赫認為,造成土地溢價率走低的原因,除了受限價政策影響外,各地配建的保障性住房、競拍自持面積等限制性政策,也是造成市場迅速降溫的原因。從土地市場流拍數量來看,除了政策、預期、資金鏈等方面影響外,現階段拍賣地塊附帶條件過多、優質地塊較為稀缺,也是造成流拍數量增長的因素之一。
僅以12月24日北京底價成交的一宗懷柔地塊為例。據悉,該地塊為懷柔區廟城HR00-0014-6019等地塊R2二類居住用地、B1商業用地、S4社會停車場用地、A33基礎教育用地、U22環衛設施用地。從上述介紹中不難看出,該地塊不僅屬性相對復雜,包括大量的商業用地,從地理位置來看,更是處于北京的遠郊區,因此,房企競拍積極性較低。
雖然土地流拍數量明顯增多,但從供應角度來看,數量也同步上升。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各城市土地供應數量明顯增多,尤以一線城市最為亮眼。具體來看,11月份四個一線城市土地供應數量為87宗,而12月份以來截至27日,四個一線城市土地供應累計達到59宗。從全年情況來看,一線城市土地供應數量累計達到677宗。
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目前情況來看,一線、二線城市及部分經濟較為發達的三線城市基本面相對保持穩健,無論是從土地出讓數量還是房價,有望在企穩之后于明年出現小幅上漲,預計明年三線、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增量需求將有所減少,房價難以維持此前的增速,土地出讓規模也將相應收縮。
“總的來看,明年土地市場將繼續呈現分化局面。”郭毅分析稱,一些調控政策有所放松、同時經濟層面有相應的產業支撐、能夠對外來人口形成吸聚效應或積極采取人口引進措施的城市,將會成為未來房企重點布局的城市;而產業薄弱,樓市庫存高企、去化緩慢,地方政府也未能拿出有力手段提振樓市的城市,土地市場將延續冷清局面。
李赫表示,從2017年的“地王”頻現、到2018年的底價流拍,可以看出土地市場經歷了一波從高峰到低谷的周期,預計在房地產市場“三穩”的背景下,2019年土地市場將進一步回歸理性。
張波對記者表示,由于目前“去庫存”接近尾聲,預計2019年房企在三線、四線城市拿地會變得更為謹慎且理性,同時,房企在拿地策略上或更重視城市群的進入戰略。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