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年3月,百強房企的銷售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八成。其中,龍頭房企率先復蘇,十強房企的銷售額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九成左右。房企人士普遍認為,到今年第二季度,市場有望恢復到正常水平。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了所有行業一個措手不及,樓市亦然。隨著武漢解封,國內房地產市場“重啟”迎來加速度。
面對一季度交易量“普跌”,房企搶工搶收時不我待。那么,國內樓市復工進度到底如何?市場離真正回暖還需多久?項目開工率不足,又會給后續市場帶來什么影響?
對此,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走企業、訪專家、踩樓盤、入工地,對樓市復工情況做了一番深入調查,以饗讀者。
4月9日,購房者王偉(化名)在經過測量體溫、出示“綠碼”、填寫個人資料、病毒消殺等四道程序后,才終于進入北京市石景山區某房地產項目的現場。
自獲準開放以來,該項目每天接待的客戶十分有限。一方面,根據防疫工作要求,項目實施限流,購房者需要提前預約才能到現場看房;另一方面,作為除湖北省外防控最嚴格的區域,北京購房者的熱情尚未完全恢復。
南方樓市的復蘇進度,要普遍快于北方。早在今年3月中旬,蘇州市場就出現“搶房”現象。當地房企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基礎上,蘇州樓市成交量也基本恢復到往常的水平。
歲末年初,一場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房地產市場陷入停滯,對于嚴重依賴現金流、又身處市場下行期的房地產企業來說,這是不可承受之重。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從3月中旬開始,全國樓市復工大幕陸續開啟。除售樓處外,一些項目工地日夜趕工,甚至出現擾民現象。
開發商的急迫心態可以想象,但他們無法單方面把控復工節奏。一方面,工人尚未完全到崗,使得很多工地的施工進程受到影響;另一方面,市場需求的釋放程度如何,還需進一步觀察。
因此,這些復工的努力,能在多大程度上彌補疫情帶來的缺口?目前看來仍存疑問。
從復工到“擾民”
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到3月末,全國各城市的售樓處已大部分開放。4月8日,隨著武漢解封,武漢市的首批售樓處也已開放。
從全國范圍來看,南方城市售樓處的熱度普遍高于北方。柳州市某房企相關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柳州的各大售樓處已于3月份全部開放。截至4月初,該公司旗下項目的客流量已“十分接近”正常水平。
在北京等一些北方城市,因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較為嚴格,售樓處普遍未能恢復到平日的水平。市場人士表示,目前北京新房項目較多,但看房情況和交易量并未恢復。
為彌補疫情的影響,很多房企繼續實施網上賣房,同時借助線上直播、VR看房等手段,強化宣傳推廣,從而實現蓄客。
曾是疫情中心的武漢,在重新按下“啟動鍵”后,售樓處也在緩慢回溫。21世紀經濟報道了解到,要到售樓處現場看房,均需要提前預約。購房者要進入售樓處還需進行嚴格的消殺。部分項目還要求,同一時間段售樓部最多保持兩組客戶。
同樣從3月下旬開始,隨著農民工陸續返崗,房地產項目工地也逐漸實現復工。其中,為追趕工期,部分工地“日夜兼程”,甚至發展到“擾民”的程度。
4月初,家住湖北省襄陽市航空路的翟女士開始受到工地噪音的侵擾。自獲準復工以來,翟女士家附近的一處房地產工地日夜施工,嚴重影響到她的作息。為此,她不得不向執法部門進行投訴。
翟女士所在的湖北襄陽,曾是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災區”。在長達兩個月的時間里,這里的商業和生產活動幾乎停滯,直到3月末才逐漸恢復。翟女士家附近的“民發·星悅里”項目工地,開工后便不分晝夜,一度給周圍居民生活帶來了較大困擾。
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的劉先生,也面臨同樣的困擾。徐先生家附近的一處房地產工地,自復工以來便每天施工到深夜。直到向當地住建局投訴后,情況才有所好轉。
供貨節奏可能受阻
工地趕工,反映出開發商普遍存在緊迫感。“如果施工期縮短兩個月的話,至少影響全年20%-30%的供貨。”前述北京房企人士表示。
據介紹,由于氣候條件、環保要求、重大節慶事件等的影響,北方城市每年的建筑工程施工期,通常在6個月到8個月之間。南方城市因氣候溫暖,施工期會延長1-2個月。
該人士表示,此次疫情發生在歲末年初,雖然與冬季建筑活動的季節性減緩周期有一定重合,但實際影響仍然持續了兩個月左右。在疫情較為嚴重、防控要求較高的地區,影響的時間更長。
該人士稱,一些城市鼓勵房地產建筑工地復工,同時降低了預售條件,這有助于加快供貨節奏。但短期來看,工地還未達到日常的施工節奏。因為一個現實情況是,由于工人尚未完全到崗,當前還有很多工地并未處于完全復工的狀態。
他表示,日夜開工并導致擾民的現象,目前仍屬個案。因此,今年的市場供應仍會大概率出現缺口。
21世紀經濟報道了解到,為彌補供應缺口,很多房企在內部強調加快開工節奏,同時采取降價等措施,從而快速回籠資金。
此前,因銷售大幅縮減,加之融資環境仍然緊張,房企的現金流普遍出現緊縮局面。今年一季度,部分房企出現債務預期。
除了銷售和現金流外,因施工期縮短導致項目交付延后,還會直接影響營收。標普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新冠疫情使得開發商2020年的施工建設暫停約兩個月,這可能導致部分原本計劃今年交付的項目延后至2021年,使得2020年營收確認可能面臨更大降幅。同時,今年的施工暫停可能引發房企杠桿率上升。
反彈動力幾何?
在銷售端,經過2月份的停滯后,市場正從“V”型的底部走出,呈現快速復蘇的態勢。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指出,到今年3月,百強房企的銷售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八成。其中,龍頭房企率先復蘇,十強房企的銷售額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九成左右。房企人士普遍認為,到今年第二季度,市場有望恢復到正常水平。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智庫中心總監嚴躍進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售樓處的開放,意味著疫情緩解,看房和購房的障礙逐漸被破除。至于市場恢復的根本原因,則包括前期積壓的需求逐漸釋放,以及開發商的降價促銷。
根據近期房企發布的一季度銷售數據,銷售額下降成為主流,且“以價換量”的現象十分普遍。以兩家龍頭房企為例,一季度融創的銷售均價為13620元/平方米,同比下降7.4%;恒大的均價為8887元/平方米,降幅達18%。
嚴躍進認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房地產市場已經進入下行通道。在樓市調控政策沒有根本松動的情況下,市場更有可能出現溫和復蘇,而不是報復性反彈。在此過程中,由于資金鏈緊張的影響,降價促銷的行為會繼續出現。
標普也認為,銷售反彈可能是脆弱的。“需求仍高度依賴消費者(和投資型購房者)的信心,而考慮到全球經濟下行前景,消費者信心并不確定。”該機構預計,2020年全國房地產銷售金額將下降5%-10%。
開發商的銷售情況可能會受到影響。3月10日,寶龍地產總裁許華芳在業績會上坦言,“受到疫情影響,我們的銷售目標會有一點‘打折’。”另有分析人士認為,今年房企完成銷售目標的難度肯定會很大。
此前,很多企業已經調低了今年的業績預期。按照平安證券的統計,30家房企2020年銷售目標平均增速為14%。與2019年30%的增幅相比,下降了16個百分點。
標普還指出,由于土地成本上升、限價政策、大幅降價舉措的出現,在疫情之前,行業的毛利潤率已經出現下降。綜合各種條件來看,預計今年這一趨勢仍會持續。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