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左永剛
今年以來,經濟高質量發展成為國內經濟社會各個層面的主流聲音。5月18日,由金融界主辦,成都市金融工作局指導,平安銀行、平安證券、平安租賃作為戰略合作方的“2018金融界價值發現嘉年華暨中國企業價值發展論壇”在成都市舉行。此次活動深入討論了發展動能轉換、產業轉型升級、經營提質增效等熱點。
作為2018年中期財經界最為重磅的活動之一,此次活動以“探尋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分設主題演講與圓桌對話等不同環節,分別聚焦制造業智能轉型、資本助力實體經濟發展,以及消費升級與獨角獸新業態等眾多發展熱點。眾多經濟領域知名學者,上百家企業等蒞臨活動現場,共話企業價值發現,探秘企業高質量發展。
“與好行業、好公司一起成長”,是金融界始終遵循的市場定位。在本次活動中,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依托以“Z3金融界上市公司評價體系”,隆重發布了其2018年最新綜合研究成果《數說高質量:從民營上市公司年報數據看企業價值變化》報告。同時依據專業算法模型,分別評出了“2018中國民營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30強”、“2018中國民營上市公司投資人信心30強”與“2018中國民營上市公司社會責任30強”三大榜單。立體呈現了2017年全年中,資本市場優質企業質量發展演變的全息圖,在新舊動能轉換的背景下,探尋高質量發展的脈搏。
動力變革勢在必行
上市公司是“排頭兵”
此次在成都舉行的“價值發現嘉年華活動”,受到了四川省、成都市政府的高度重視與認可,這也體現出了成都市在此輪國內經濟轉型升級進程中的開放態度與堅定決心。致開幕辭時,成都市副市長劉烈東首先代表市政府向與會嘉賓表示歡迎。他表示,當前成都市共有各類金融機構、金融中介服務機構近2000家。成都已成為西部最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中心和金融中心。
劉烈東同時指出,今年成都市已經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建設國家西部金融中心的若干意見》以及《建設西部金融中心行動計劃》等相關政策規劃,提出了若干金融服務和實體經濟舉措,從而進一步助推成都金融與實體經濟的發展。
“我們將加大各類機構和證券交易市場的合作,推動企業通過發行債券、掛牌上市等方式實現融資,并采取一定的獎勵政策鼓勵企業上市,激發直接融資積極性。”劉烈東說。
四川省金融工作局巡視員鄧新杰在致辭時也同樣表示,四川省將花大力氣去彌補直接融資短板,解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結構嚴重不匹配、不合理問題。同時,也將推動上市企業改制,通過并購重組打造行業龍頭,力爭到2020年實現國有資產證券化率達到30%,打造一批市值千億級的上市公司。
從政府的態度可以看出,企業發展,特別是上市企業這一“排頭兵”群體的發展,已經成為經濟增長、區域進步的主要支撐。而金融界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趙志偉的致辭,則更加聚焦上市企業發展現狀與發展實際。趙志偉重點提及了民營上市公司這一國民經濟中最具活力的結構。他提出,“民營上市公司這一群體,在面對高質量發展轉型時的方向選擇、戰略調整、優勢領域、成就貢獻,在很大程度能夠影響國內整體變革的特征,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而平安集團副總經理兼平安證券董事長曹實凡也在致辭中表達了相似看法。他提出,上市公司作為中國企業中的優秀代表,為實現國家戰略轉型、經濟結構調整、產業整合升級做出了重要貢獻。并有望在新一輪的經濟轉型競爭中,繼續扮演主力軍和沖鋒隊的角色,成為創新引領的踐行者,成為先進制造的引領者,成長為具有全球競爭優勢的世界一流企業的先行者,迎來新時代的大變革。
資本市場助力轉型升級
當前,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均在較大不確定性波動中前行。這也為產業進步、企業發展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經濟環境的整體波動,不可避免的會影響到資本市場的發展。
證監會研究中心原正司局級研究員、博導黃運成在演講時,以市值這一維度切入,探討了經濟社會環境對資本市場的影響。他指出,股權分置改革前后,中國上市公司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其中,股改后,周期性行業市值占比顯著下降,而消費性行業、金融地產業、信息技術行業市值占比均有較大提升。
同時,據黃運成的研究發現,資本支持從兩個方面對市值增長產生影響。第一個是為上市公司提供融資和再融資支持,第二個是為上市公司提供收購兼并機制。
進一步推演來看,資本支持促進市值增長,事實上透露出了一條顯而易見的信息:資本在助力產業轉型升級、企業戰略發展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現下市場中,最為火熱的獨角獸概念,更是很大程度離不開資本的支持與催化。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指出,基金化,會成為獨角獸萌發、持續成長、更新、迭代和投資的基本生態。王忠民認為,新科技領域的發展之路離不開基金,而當中起核心起作用的就是母基金。這也是現有資本和新機遇、新產業、新創新有效在資本市場連接起來的最好方式。
對于資本助力產業發展這一話題,來自中國平安集團各條業務線的多位參會嘉賓,有著深刻的認識與豐富的經驗。平安銀行投行事業部資本市場處處長范裕在發言時表示,以平安銀行的經驗來看,對于企業的服務主要集中在助力產業整合,共建行業價值生態圈;在全周期服務企業的成長;為企業在資本市場賦能;利用豐富資源,在這投、管、退幾個領域為企業服務這4個方面。
挖掘高質量公司
此次參會的企業中,有近半是金融界通過大數據、智能算法分析挖掘出的資本市場優質新秀企業,而這些企業,也恰好大多新科技、新模式、新結構、新業態、新產品等特點。在該名單確定之后不久,這批企業中就有26家入選MSCI指數體系。
如東旭光電副總裁陳英,在圓桌論壇發言時就表示,現在是實現技術創新,打造產業鏈閉環的好時機;對于獨角獸企業的成功之路,拼多多高級副總裁許丹丹有著自己的看法。她認為,獨角獸之所以能成為獨角獸,第一要素就是創新。
在商業模式創新方面,棕櫚股份董事、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馮玉蘭則表達出了深入的見解。她認為,在當前互聯網環境下,消費結構發生了重大改變,而對于企業來說,最大的挑戰是運營。
從以上企業代表的發言,不難看出,優質企業在戰略方向、經營模式,甚至是價值追求方面,往往具備某種成功的特質。然而,在如今市場中信息數量龐大、噪聲難以分辨,且不對稱現象顯著的情況下,主觀分辨企業發展質量高下幾乎成了不可能的任務。而在此次活動中發布的《數說高質量:從民營上市公司年報數據看企業價值變化》報告,最大的價值也在于此——通過大數據算法研究,以客觀數據評價、篩選高質量發展成果優異、蘊含價值潛力巨大的上市公司。
據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成員、金融界副總裁何劍波介紹,該報告,是“Z3金融界上市公司評價體系”下,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2018年最新的綜合研究成果。秉持著中國經濟成功轉型需要更高效、高質量發展這一初衷,該報告領先性的以創新、效率、可持續資本擴張三大維度為基石,通過大數據維度的挖掘、統計、對比、分析,分別從市場、行業、地域等外部角度,經營、擴張、轉型等內部角度,揭示與評價民營上市公司在2017年全年的運營與變革中,高質量發展維度的實際表現,以及與高質量具有高度相關性的投資人信心、社會責任等發展觀察點的發展與變化。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