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許潔
12月13日,由網易財經主辦的“2021網易經濟學家年會”在京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是《新格局新開放新機遇》。
網易傳媒CEO李黎在致辭中表示,新冠肺炎無疑是一只黑天鵝,給國內和世界經濟都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不過,我們國家今年在防疫抗疫和維持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方面依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放到整個歷史進程上看,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而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啟動之年,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開局之年。在這交匯的新起點上,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機遇。我們有能力抓住這樣的新機遇。
關鍵時刻關鍵改革
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沖擊著全世界,全年全球經濟萎縮4.4%左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指出2020年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只有中國是正的經濟增長。
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表示,2021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起好步非常重要。未來15年我們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需要翻一番,要從2019年的1萬美元翻到2035年的2萬美元,與此同時,國內生產總值的總額也需要翻一番,這就需要年均4.73%的增長率才能實現。這個任務是非常具有挑戰的,中國要利用好戰略機遇期。
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表示,構建新發展格局而要提高“四個比重”“一個暢通”。第一,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提高國內需求比重;第二,擴大居民消費,提高居民消費比重;第三,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比重;第四,加強科技自立自強,提高自主可控技術比重;第五,堅持擴大開放,提高內外循環暢通性。
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戴相龍在主題演講中表示,不能允許互聯網以信息平臺取代金融中介平臺,逃避監管。實踐證明,互聯網是技術,金融是業態,互聯網金融改變不了金融屬性,不能允許互聯網以信息平臺取代金融中介平臺,逃避同等經營業務的監管。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區塊鏈研究工作組組長、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則表示,中國今年4月份推出了法定數字貨幣,這是全球第一個進行試點的法定數字貨幣,所以引起了全球的關注。發行數字貨幣方面,中國需要遵循幾個原則:保證規模化并行運行的可靠性、保證平民大眾的利益、保持貨幣市場的穩定性、維護數字貨幣的主權。
資本市場新生態
今年對于資本市場來說亦是改革的一年,未來在“不確定”的環境之下,我國資本市場該如何應對已然成為公眾較為關注的熱點話題。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曹鳳岐表示,應加強金融監管,防止金融壟斷與無序資本擴張。中國資本市場還要在以下六個方面進行深化改革:一,全面推進注冊制;二,資本市場一定要為實體經濟服務,為科技創新、產業轉型服務;三,發展高端資本市場,廣泛開展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業務;四,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五,完善資本市場法律體系,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六,加強金融監管,防范金融風險。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在資本論壇圓桌對話環節表示,傳統股市危機和金融危機形式變了。過去是機構出問題,股市崩盤,現在只要有這樣的苗頭,馬上向市場無上限注入流動性,以長遠社會危機來代替短期機構危機和市場危機。對于實施T+0和取消漲跌幅限制,則需要穩妥推進,配合交易層面、發行層面的改革。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圓桌對話環節表示,中國市場以短炒為主缺乏長期資金。中國的市場一不差錢,二是不差機構投資者,卻缺乏長期資金,即缺長期機構投資者,缺長期金融產品。這要有一個慢慢轉型的過程。
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兼宏觀策略部總經理魏鳳春表示,美國市場已經發展多年,政策建議要針對中國現實,中國股市和資本市場路還有一定距離。
興業證券首席分析師王德倫表示,明年需要重視今年跑得慢的板塊,整個經濟的恢復是一個比較有韌性、有持續性的狀態。正是基于此,偏順周期的、出口鏈條上的板塊在歲末年初還是比較有投資機會的。
(編輯 才山丹)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