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麗
秋意漸濃,于9月25日至27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的2024年(第32屆)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卻格外火熱。作為通信行業“晴雨表”,此次盛會也是觀察全球ICT產業最新動態的重要窗口。
步入會場,5G-A(5G演進技術5G Advanced)、面向6G的探索與AI大模型、算法深度融合的創新產品及應用隨處可見,企業預研成果“競相綻放”,低空經濟、海底通信等“天空地海”產業生態更加繁榮。三大運營商之外,中國衛通、中興通訊、東方通等多家上市公司也帶來了其在衛星通信、核心網設備、芯片等領域的“硬實力”產品。擁抱AI、超越5G,成為信息通信業“新風向”。
中國工信部副部長張云明在大會上表示,中國信息通信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建成全球領先的基礎設施體系。寬帶網絡從十兆、百兆快速發展到千兆,建成5G基站404.2萬個,已實現縣縣通千兆、鄉鄉通5G,網絡基礎設施全面向IPv6演進升級,算力規模居世界前列。
益海軒公司創始人、通信行業觀察者黃海峰在展會現場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迎來5G-A、AI的融合發展盛宴,也是雙萬兆的啟動年,各個行業的新興應用向更深、更廣、更智能發展。作為數字經濟的核心推動力,我國信息通信業發揮著創新引領、基礎支撐、轉型促進等關鍵作用,在持續催化生產力質態的躍升。”
5G-A與AI融合創新生態更為繁榮
展會現場人頭攢動,位于場館進門處的華為展區在會場打起了“頭陣”,兩臺人形具身智能機器人在展臺前搖晃著身體,不時地與觀眾打著招呼。
華為展臺前的人形具身智能機器人(賈麗/拍攝)
“此款人形機器人來自華為合作伙伴。此次華為在展臺引入人形機器人,是希望進一步展示公司與產業鏈企業在5G-A+AI時代的技術落地成果。通信技術的迭代,讓機器人等終端與手機、汽車等形成更強大的連接能力,開發者也帶來了更豐富的AI應用。”一位華為技術工程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據了解,此次華為全面展示了在5G-A、F5G-A與AI融合創新方面的最新進展,除了機器人,還不乏云手機、生成式AI互動應用等新入口場景及應用。
華為展區不遠處的三大運營商展區也格外惹眼,其均帶來了最新的5G相關商用案例,不僅有高速率低延時的網絡體驗,還有基于5G-A及AI技術打造的智慧醫療、遠程教育等應用場景演示。參觀者可以通過最新通信及AI算法等技術在現場直接將游戲“變為”現實,看到“天空地海”一體化落地場景,也可以通過VR眼鏡親身體驗一場跨越時空的遠程手術操作,或是與千里之外的朋友進行一場流暢無阻的視頻通話,真切地感受到新一代通信技術如何改變生活。
現場展示的低空基礎設施引關注(賈麗/拍攝)
隔壁的中國電科集團則聯合超過40家成員單位進行集中展示。中國中電科機器人有限公司(電科21所)機器人及核心部件研發中心市場高級主管薛宗卓向記者介紹:“在移動設備加速互聯與通信網絡全面升級至5G+的背景下,我們不僅集成了前沿的5G通信模塊,實現了數據傳輸速度與穩定性的飛躍性提升,還深度融合了最新的AI算法技術,自主研發了一系列創新性的外骨骼機器人與特種機器人解決方案。這些智能機器人系統的誕生,不僅標志著技術融合的新高度,更預示著它們在多個領域將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應用潛力和價值。”
在另一邊,通信及AI領域芯片制造商們的展臺同樣引人注目。它們展示了從智能手機到自動駕駛汽車所需的各種高性能處理器。這些小巧卻蘊含巨大力量的芯片,正推動著整個行業向著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發展。
“此次展會上,5G-A與AI大模型、算法等空前融合,可見信息通信產業正迎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將為全球經濟注入強勁動力。”首都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理事肖旭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談及5G-A等新型通信技術與AI融合所帶來的產業前景,華為ICT市場與解決方案銷售部總裁劉康表示,當前AI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在推動整個產業加速升級,運營商及產業鏈企業可以抓住機遇,通過5G-A+AI的持續創新,從而實現商業新一輪增長。此外,聯接能力持續升級也打開了行業新藍海。5G-A“空聯網”、車聯網將加速智能網聯汽車等產業發展。
關鍵核心技術和前沿技術突破提速
此次展會上,多個參展企業不僅展示了5G技術在現有基礎上的進一步優化升級,還展望了下一代通信技術的雛形。
5G/6G獨立專網產品與解決方案提供商北京云智軟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智軟通”)此次展示了自主研發5G基站、終端、核心網等端到端網絡設備產品及方案。
云智軟通董事長任劍在現場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已經成功建立國內首個自建5G電力無線專網,在電力、石化、水利、礦山等多個場景成功落地,面向6G的探索也取得進展。”
他稱,以低空通航為例,公司在低空無人機場景中完成多個試點應用,基于5G專網技術,面向6G探索在無人機領域的需求,融合定位和感知技術,實現地面與空中數據的有效傳遞,驗證了群控聯網的先進性。
面向6G的探索落地風電系統場景展示(賈麗/拍攝)
在中國移動的展臺上,兩部星地直連手機吸引了觀眾目光。“無需換卡,在沙漠也能隨時打電話。”展臺工作人員介紹,這項結合地面與衛星通信的技術,能實現全球無縫覆蓋和高效數據傳輸,確保地球上任何地點都能通信。
此外,中國衛通、中興通訊、東方通等多個廠商在光通信、毫米波、量子通信、數字孿生等新興及未來技術領域也取得快速發展,這些技術的應用已延伸至工業互聯網、智慧物流、智慧港口、智慧采礦、智慧農業及共享制造等多個領域。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平表示,面向6G時代,語義通信技術將為中國移動通信行業帶來新的機遇。企業正在加速搶占6G等新型通信與AI融合技術制高點。
肖旭認為,從展會上來看,我國在前沿通信技術領域的推進與應用上展現出了強勁勢頭,企業在關鍵核心技術和前沿技術方面突破提速。在新型通信技術與AI、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加速“碰撞”的關鍵時期,低軌衛星、智算等各個產業的巨大應用潛力逐漸凸顯,我國企業實現通信技術的自主可控顯得尤為重要。
(編輯 才山丹)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