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段久惠
當前我國多個城市正在加快“適老化”改造,全國較早進入人口老齡化的城市之一上海尤甚,變化已現街頭巷尾。
這些變化的出現,是對2020年11月由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通知的積極呼應。過去十年來,我國智能化、數字化經濟大發展,也帶來了信息化與老齡化交匯背景下產生的新課題——如何在數字化轉型大潮中解決數字鴻溝?從目前情形看,要力爭實現包括公共政務、醫療、金融便民服務等“適老化無障礙”,已顯得格外重要。
數字化賦能,在過去數年洗禮了金融行業。人人感知得到的是,很多的銀行服務都在往線上、網上、智能手機里“搬家”。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營業網點總量約22.44萬個,相較于2019年末已減少679個,相較于2018年末已減少1268個。
銀行網點數量減少,是金融科技、線上金融迅猛發展的必然結果。但是,近來出現的一個新變化是,又有很多銀行在嘗試往下沉。
7月17日,平安銀行針對老年客群在上海開業首家“頤年門店”,定位滿足老年群體金融+生活的多重需求。圍繞該定位,可以看到,這個線下門店做了諸多適老化改造,比如無障礙設施、健康檢測;上線大字版的業務自助辦理設備,口袋銀行APP“頤年專區”,對轉賬、存款等高頻次操作功能簡化展示,方便老年客群便捷查閱;開設重點宣講金融反欺詐知識的“頤年學院”等等。
事實上,不光是平安銀行,僅在上海地區,今年6月份以來已有交通銀行、上海農商行、中信銀行等多家銀行推出并升級了養老金融主題的網點。瞄向適老化服務,從升級養老概念的基層網點出發、從市民金融入手來“解題”,是當下不少銀行的選擇。
顯然,這是銀行拓展零售業務不可或缺的線下“抓手”。目前,一些銀行還有電競、5G智能等多個主題網點,這些已成為銀行數字化轉型和品牌特色的廣告位與展示窗。不過,相比其他多元主題網點,適老化服務網點更有聚焦、垂直優勢,比如設計細節上,銀行真正在從經營老年客群、金融便民的角度出發,周全考慮和服務好老年人需要什么又該警惕什么。
更重要的是,此網點早已非彼網點。在平安銀行基礎零售事業部總裁孫芳滔的分享中,養老金融是線上線下一體化綜合服務的流暢生態圈,比如平安口袋銀行APP引入老年客群高頻使用的外部生活場景,從而打通金融服務+“衣、食、住、行、醫”諸多場景閉環經營;而開展“AI+T+Offline”(人工智能+遠程線上專員+線下智能網點及理財經理)的新經營模式,在場景和入口上升級,也是零售業務迭代的新突破口。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以及居民個人養老金融需求上升和養老第三支柱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銀行搶灘“銀發經濟”。銀行及銀行理財子公司推出的穩健型養老理財產品一度是其試水的“先行軍”。但相比主題基金、保險以及信托等機構,銀行有著“多過米鋪”的網點及龐大的長尾客群,又必然決定了其在養老金融上的差異化打法。
近來多家銀行發布的方案中,養老金融服務多以“組合拳”形式亮相,比如交行利用集團全牌照優勢,提出創新長周期養老財富管理、旗下子公司擬聯合社會資本設立或參投養老產業基金等等,長遠規劃養老金融發展。當下,對于銀行覆蓋的數億老年客群來說,一個個家門口的網點做得好不好可直觀感受得到,這考驗的不僅是銀行在商業效益中兼顧社會效益的責任心,而且也是科技向善的溫度。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