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諸多民營銀行頗為青睞“積分制”攬儲方式。專家表示,這是民營銀行應對攬儲壓力的創新之舉,但需把握“度”,否則易引發行業變相價格戰。
積分福利吸引力強
目前,華瑞銀行正在熱推“夏日專享Plus活動”,用戶購買該行推薦的存款產品即可獲得金豆,用于兌換話費卡等禮品。
華瑞銀行小程序顯示,該行夏日專享Plus7天通知存款產品7日年化綜合收益率由7天通知存款利率和金豆折算收益率兩部分組成,綜合收益率為“金豆+1.755%”。該產品每7天付息一次,本金續存,產品利率為1.755%。每1000元贈送100金豆,100金豆等值1元,金豆折算收益率為5.214%(1元÷1000÷7天×365天)。購買后第一周綜合收益率可達6.969%(產品利率1.755%+金豆折算收益率5.214%)。
通知存款,是指存款人在存入款項時不約定存期,支取時需提前通知金融機構,約定支取存款日期和金額方能支取的存款,受存款保險保護。金豆則是該行客戶的專屬權益積分,滿足一定條件即可獲取,可在金豆商城消費,兌換京東卡、盒馬卡、天貓超市卡、充話費等。
除華瑞銀行外,眾邦銀行近期推出“大滿貫活動”,用戶存款1萬元可獲得7500個Bang豆獎勵,部分產品持有到期年化收益率可超過4%;三湘銀行的“湘米”可兌換微信支付立減金。與此前民營銀行推行的“加息券”不同,積分雖不能直接兌換現金,但非常受儲戶喜愛。目前儲戶圈已有不少儲戶將不常用、用不完的積分福利折價售賣,儲戶圈頗有成為“小商圈”的勢頭。
是創新還是違規
這種“積分制”的營銷方式,無疑為知名度不高的民營銀行帶來更多用戶,但可能存在合規問題。
根據《關于加強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商業銀行不得采取以下手段違規吸收和虛假增加存款,其中包括高息攬儲吸存(違反規定擅自提高存款利率或高套利率檔次,另設專門賬戶支付存款戶高息);非法返利吸存(通過返還現金或有價證券、贈送實物等不正當手段吸收存款);通過第三方中介吸存(通過個人或機構等第三方資金中介吸收存款)。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認為,銀行通過存款向儲戶返積分,積分具有購買力就是返利。雖然這些方式對部分中小銀行負債壓力有一定緩解效果,但這并不符合監管規范和初衷。
一位不愿具名的銀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存款送禮品、送積分是常見的銀行營銷方式,這是民營銀行展業的創新之舉。由于民營銀行運營成本較低,為儲戶提供積分是“讓利”的一種表現。提供積分可以提高客戶黏性,有利于民營銀行后續開展業務。
“關鍵在于積分的‘購買力’有多大,如果‘購買力’遠遠超過存款產品本身的利率,那么這種存款產品已經變相成為高息存款產品了,對銀行經營發展不利。”上述人士認為。
“花式”攬儲應把握好“度”
民營銀行“花式”攬儲主要是為了應對攬儲危機。對此,業內人士提醒,謹防行業內卷。
上述銀行業人士表示,中小銀行競爭力弱、知名度低,如果不在存款收益上“做文章”,很難吸引用戶,贈送金豆、積分是很好的營銷策略。不過,目前太多民營銀行都在推行“積分制”攬儲模式,“創新”應當把握“度”,否則又是一場變相的價格戰。
此前央行規定地方法人銀行不得以各種方式開辦異地存款。今年民營銀行存款規模大幅縮減,整個行業需要尋求新的發展模式。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任濤表示,更多民營銀行在定位自身發展愿景時,貼上“互聯網銀行”等標簽,但真正在運行時會發現,大部分銀行仍然在按照傳統銀行的運作思路開展業務,并沒有特別清晰的定位和發展路徑。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表示,中小銀行應回歸本源、立足本地,不斷提升客戶服務水平,加強支付結算體系建設、創新各類存款產品,通過留住客戶來增加和穩定核心存款。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