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文 見習記者 余俊毅
今年是資管新規過渡期的收官之年,當前距離過渡期結束已不足三個月。在此背景下,銀行理財產品的整體轉型情況成為市場密切關注的話題。
隨著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進入沖刺階段,銀行機構也面臨著更大的壓力和挑戰。專家認為,在監管的規定期內,理財產品轉型壓力整體可控。而理財子公司作為理財市場轉型的主要推動力,未來其將成為銀行資管業務的主要載體,帶領銀行理財業務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理財產品轉型壓力整體可控
隨著銀行理財市場加快轉型,銀行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速度也進一步提升。根據《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2021年上)》顯示,截至6月末,凈值型理財產品存續規模達到20.39萬億元,占非保本理財產品總規模的79.03%,可見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效果顯著。
那么在年底前的兩個多月時間內,非凈值型理財產品是否能按照監管計劃完成壓降呢?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總體而言,銀行理財正在按既定安排有序進行整改,預計大多數銀行可以在過渡期內完成整改。對少數存量資產可能因為期限過長等特殊因素難以在過渡期內處置完畢的,可向監管部門提出申請,納入個案專項處置。監管部門應進一步完善制度辦法,繼續加強和改進對理財業務的監管,如進一步細化信息披露、業績比較基準等要求。
對于存續的老產品在凈值化轉型中面臨的難點,某銀行業內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目前來說,由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產品全都是凈值化產品,且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產品已經占據了理財市場大部分的規模。而存續的一些不符新規的老產品正在逐步到期。但老產品的壓降最終取決于老產品的性質,因為有的老產品往往周期較長,這也是凈值化轉型中面臨的難題。
記者從銀行業內人士處獲悉,銀行壓降老產品的手段主要有三種,一是自然到期;二是回表,但可能會帶來銀行風險資產的上升;三是選擇將資產出售。因此根據銀行類型的不同,轉型的速度也各有差異。
琢磨金融研究院院長姚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來看,轉型壓力整體可控。而挑戰更大點在于如何能夠將傳統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轉型為真正的凈值型,并且還能讓保守型的銀行客戶理解、接受凈值波動的理財產品,這對于管理人、銷售人、投資人都是挑戰。”
理財子公司發展空間廣闊
目前獲批籌建的理財子公司數量已達25家,值得注意的是,理財子公司作為銀行理財轉型路上的重要一環,隨著其陣營不斷壯大,其產品發行數量也日益增加。
根據中信建投團隊基于中國理財網數據統計發現,從發行數量來看,國慶節前后兩周合并樣本理財子公司最新產品發行數量為82只,較上月增加32只。具體來看,發行數量增加的有8家,占比為72.7%,其中發行數量最高的為工銀理財,發行了23只理財產品。
易觀分析高級金融顧問蘇筱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設立銀行理財子公司,可推動理財凈值化轉型。而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是整個行業的大趨勢,相信未來將會有更多不同類型的銀行加入到設立理財子公司并發行理財產品的行列中。
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銀行理財子公司發展迅速,已經有成為理財市場主體的趨勢。尤其是理財子公司開啟了銀行理財業務規范、可持續發展的新階段。其實銀行理財和財富管理一直都需要專業的產品設計,因為這些不屬于銀行的傳統業務范疇,但過去都由銀行來完成。從大方向上看,等資管新規正式落地后,理財子公司可能將代替商業銀行來承擔理財產品的設計及銷售工作。不過目前理財子公司的投研能力仍需加強,整體來看,未來各家銀行的先天優勢會使其理財子公司各具特點。同時,理財子公司從母行分離出來以后,產品將會大大的豐富,向更專業的方向發展。
對于理財公司而言,雖然面臨投資端、風控端和銷售端的不同新挑戰,但是其發展空間同樣廣闊。姚楊認為,一方面,理財公司的產品的購買門檻大幅降低,原先起購額動輒5萬元、10萬元甚至20萬元,導致了許多長尾客戶無法企及理財產品。而新規之后的理財產品門檻降低,將使得更多投資者可以用較少資金參與到理財產品的投資中去。另一方面,理財公司多由中大型銀行的資管部轉型拆分而來,人員、機制等與銀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品牌認知、行內資源、客戶認可等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同時在地產限購、信托(非標)壓降、收入增加的多重因素作用下,理財產品有其獨特的吸引力。
(編輯 崔漫 上官夢露)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