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1月15日,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李運在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上海蘇河灣峰會上發表了主題演講。
李運在主題演講中表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范圍內跌宕蔓延,給全球經濟運行和發展蒙上陰影。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國更需要加強開放聯動、促進合作共贏,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的方向發展。我認為,全球經濟金融合作應進一步關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貿易自由化便利化。RCEP的正式生效為各成員國開辟了互聯互通新通道,將進一步擴大自由貿易、公平貿易,拉動區域內貿易投資增長,助力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推動經濟復蘇。二是綠色發展。各國在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金融等領域合作空間廣闊,通過加強綠色國際合作,共享綠色發展成果,實現經濟復蘇與低碳轉型相互促進已成為全球共識。三是科技創新。新一輪科技革命加速發展,數字經濟浪潮帶動數字化轉型合作,將進一步營造開放、公平的數字發展環境,實現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李運表示:建設銀行作為一家擁有全球化金融服務能力的大型銀行,積極開展以“科技、普惠、共享”為特點的新金融行動。圍繞深化金融服務和金融合作,建行正在并將持續做好三件事。
一是創新數字模式,推進金融服務普惠化。
疫情導致大量小微企業陷入困境,普惠金融的包容性幫助眾多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穩固經濟復蘇基礎。2018年以來,建設銀行將普惠金融上升為全行戰略,打造普惠金融新生態,創新推出“五化”的數字普惠新模式,即“批量化獲客、精準化畫像、自動化審批、智能化風控、綜合化服務”。在國內銀行業首家推出面向小微企業的“惠懂你”手機移動端綜合服務平臺,推出“小微快貸”等一系列新模式產品。截至2021年末,累計投放普惠貸款超5.9萬億元,惠及客戶超250萬戶。在此基礎上,建行還將普惠金融理念推廣到農業農村領域,創新打造面向廣大農村的“裕農通”普惠金融服務網絡,在全國建設了51萬個“裕農通”普惠金融服務點。這個“裕農通”就是設立于農村、服務于農民金融和非金融需求的一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鄉村振興綜合服務體系,覆蓋全國超80%的鄉鎮及行政村,服務近4700萬農戶,當年累計提供便民、惠農服務交易1.78億筆。
二是運用科技力量,促進跨境金融便利化。
科技創新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應對人類共同挑戰的重要因素。建設銀行深入實施金融科技戰略,運用現代技術和平臺思維,助力解決經濟循環中的痛點、難點、堵點。率先與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系統對接,實現通關便利化,為企業提供全線上、一站式貿易結算和融資便利。創新搭建區塊鏈貿易金融平臺,為區域內金融資產交易提供系統支持,現有近80家境內外銀行同業加入,累計交易量已突破1萬億元。率先推出“全球撮合家”跨境撮合平臺,為境內外企業在市場、商品等方面進行對接,注冊企業用戶超13萬,為33個國家和地區舉辦數字會展和線上撮合活動累計120多場。近期,建設銀行還在業內首推“全球同業e家”平臺,賦能與境外同業的各類需求對接和業務合作,打造適應當前市場環境的同業合作新生態。
三是堅持低碳轉型,推動金融服務綠色化。
綠色金融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建設銀行把綠色作為新金融實踐的生態底色,持續擴展綠色金融的生態版圖。2020年和2021年,建行連續兩年獲評明晟(MSCI)ESG評級A檔,位居行業前列。在債券承銷方面,2021年承銷綠色債券25筆,發行規模285.5億元;5月,建行攜手合作伙伴面向全球發布了“建行-萬得綠色ESG債券發行指數和收益率曲線”,作為市場上首個融合了ESG、碳中和概念的綠債發行指數,將引導國際資金更加積極配置中國的綠色資產,加快綠色資本市場的國際合作步伐。在機制建設方面,建行已加入《“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成為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CFD)支持機構。在資產配置方面,建行加快推動綠色低碳資產轉型。2021年三季度末,銀保監會口徑的綠色貸款余額達到1.82萬億元,增速25.28%。在投融資風控管理方面,建行持續筑牢綠色金融風險底線,將環境、氣候與生物多樣性風險融入信貸業務準入、審批、貸后的全流程管理。(記者/袁元)
(編輯 喬川川)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