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潔
今年二季度銀行理財市場繼續穩健運行。普益標準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025年二季度全市場共新發了7941款理財產品,環比增加332款,其中1939款為開放式產品,其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為2.08%;6002款為封閉式產品,其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為2.57%。
從理財公司情況來看,2025年二季度,理財公司共新發5658款理財產品,環比增加286款,顯示出產品發行量的持續擴張。其中開放式產品新發1853款,占理財公司總發行量的32.7%,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為2.07%,環比下跌0.17個百分點;封閉式產品新發3805款,占比67.3%,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為2.63%,環比下跌0.12個百分點。
在收益率方面,2025年二季度理財公司產品收益率顯著分化,短期收益普遍上揚,中長期收益則持續走低。
究其原因,普益標準研究員石書玥表示,短期收益上揚主要原因是債市階段性走強,利率債和信用債價格普遍上漲,部分產品通過拉長債券期限或增配中低評級債券放大收益。而中長期收益則持續走低,核心在于新配資產收益率系統性走低,疊加“存款搬家”效應帶來增量資金,導致增量資金被迫配置低收益資產。現金管理類產品收益繼續下滑,近七日年化收益率下降0.13個百分點,主要源于底層同業存單利率下行及避險資金涌入導致的規模膨脹,二者共同攤薄投資收益。
當前,在存款利率下行的背景下,銀行理財也是投資者“替代存款”的重要選擇之一。記者走訪了解到,近期多家理財公司均加大了對穩健低波產品的發行力度。
“我們認為,投資理財中流動性、收益、風險三者不可兼得。當前,面對低利率環境下資產波動性不斷加劇的宏觀背景,很多理財公司通過資產配置降低產品組合波動,堅持多資產多策略的投資方向。”一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投資者目前對低風險、較高收益理財產品的需求也較為強烈。普益標準研究員張翹楚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理財公司需要在產品設計上進行創新與優化,一方面,需深化“固收+”策略,以風險相對較低的固定收益資產為底倉,并適當配置權益類資產、黃金等資產進行收益增厚,同時還可引入部分衍生品來對沖市場波動,降低凈值回撤風險。另一方面,可關注長期限封閉式產品的發行與分紅機制的創新。同時,可考慮持續推出按月或按季分紅產品,通過定期派息增強投資者長期持有的體驗,在降低資金短期內頻繁申贖對產品運作帶來的波動的同時,獲取相對穩定的長期收益。
00:28 | 上市公司接力中期分紅“盛宴”傳遞... |
00:28 | 上半年我國GDP同比增長5.3% 經濟穩... |
00:15 | 《國務院關于規范中介機構為公司公... |
00:15 | 暢通“數字橋梁” 跨境電商領域成... |
00:15 | 多地優化住房“以舊換新”政策 提... |
00:15 | 拆解信貸“成績單” 資金流向了哪... |
00:15 | “因城施策”成效明顯 房地產朝止... |
00:15 | 券商人才結構升級 彰顯行業轉型成... |
00:15 | 逐夢深藍 向海圖強 深海科技企業掘... |
00:15 | 低空經濟應用場景迎“上新”潮 商... |
00:15 | 外資機構謀劃“加倉”中國資產 |
00:15 | 今年二季度理財公司新發產品環比增...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