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冷翠華
《證券日報》記者近日從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了解到,從2017年7月1日到12月31日,共有85家財產保險公司新注冊了9897款產品。同時,從銷售狀態看,有1254款產品已經停售,其中被強制停售的產品有1142款。
值得一提的是,從新注冊的財險產品來看,責任保險數量最多,與此同時,此前在財險公司少見的高端醫療保險呈井噴式增長,這一新業務給財險公司帶來了新的市場空間和風險。
責任保險數量最多
數據顯示,去年下半年財險公司新注冊9897款產品,月均新增產品1650款。從險種來看,責任保險、企財險和工程保險注冊新產品數量最多,分別有3131款、2973款和1022款,合計7126款,合計占比為72%。
業內人士表示,在保險回歸保障的理念指導下,財產保險服務于社會治理創新的特點愈加鮮明,責任保險的發展因此提速,包括環境污染責任保險、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等,同時,家庭責任保險這一類針對個人的責任保險也獲得較快發展。
中保協公布的數據顯示,自財產保險公司備案產品自主注冊平臺上線以來,共有43家公司注冊了89款環境污染責任險主險及6款附加險,通過保險機制賠償受害人損失,維護和諧的社會環境。在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作為主險的產品中,注冊產品數量最多的3家公司分別是太保財險、人保財險和平安財險。
同時,有52家公司注冊了94款食品安全責任險主險及12款附加險,通過保險協同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食品安全責任保險作為主險的產品中,太保財險注冊的產品最多,達18款。
數據還顯示,有47家公司注冊了256款安全生產責任險主險及1款附加險,發揮著風險防控、應急救援、損失補償等功能。安全生產責任保險作為主險的產品中,人保財險有41款,產品數量最多的5家險企共注冊120款,約占47%。
此外,家庭責任險覆蓋范圍包括居家責任、監護人責任、家庭雇傭責任、寵物犬責任、出租人責任等,有27家公司注冊了43款主險,其中注冊產品數量最多的保險公司是太保財險,為5款。
停售產品背后的問題
在財險公司新注冊產品持續增加的同時,停售產品的數量也引人關注。中保協數據顯示,從財險自主注冊平臺產品的銷售狀態來看,在售新產品數量為9914款,停售的產品已經有1254款,其中,被強制停售的產品為1142款,險企主動停售的產品為112款。
《證券日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被強制停售的產品多因產品本身是“問題產品”。根據保險監管部門此前發布的監管函,這些被停售產品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產品命名不規范、條款表述不清晰、違反保險原理或保險法規定、免除或減輕保險人責任的條款未作明顯標示、條款適用標準引用錯誤、費率調整條件不明確、調整范圍無上限,以及險種分類錯誤等問題。
事實上,有業內人士表示,財險公司備案產品自主注冊改革創新了備案產品的管理方式,推進了產品市場化進程,增強了產品創新能力,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產品存在問題是表象,也反映出險企在公司治理、市場經營等方面的深層問題,部分公司經營管理激進,風險意識不強,部分公司合規意識淡薄,這些問題必須得到解決,才能促進財險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2018年,保險監管部門指出,財險監管工作要以加強產品監管為切入點,切實防范風險。同時,以治亂象為抓手,重塑財險市場秩序,把治理財險市場亂象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截至發稿時,至少已經有19家財險公司收到了監管函,且其中情節嚴重的10家公司在三個月內被禁止備案農險之外的新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
財險公司創新高端醫療險
根據財險公司自主注冊產品的情況,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原本不受財險公司青睞的高端醫療保險呈現井噴發展之勢。
中保協表示,由于產品屬性和專業性的原因,此前高端醫療保險一直未得到財險公司的重視,但在2017年呈現井噴式發展。數據顯示,2016年10月份至2017年年底,15家財產保險公司共注冊了38款高端醫療產品,并且財險公司推出的此類產品擁有“低保費”、“免體檢”、“投??旖?rdquo;等優勢,迅速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取得了一定的保費收入。
中保協分析認為,目前市場上財險公司推出的高端醫療保險的保障較為全面,保額較高;相對于之前的各類醫療保險,保費明顯降低;在投保手續方面,大多采取客戶投保前閱讀投保告知書的形式進行風控,免除體檢流程,提升了客戶體驗;在銷售方面,也采取了多渠道同步進行的靈活策略。分析人士認為,財險公司在醫療保險產品設計和銷售方式上的創新大幅提升了醫療保險的市場熱度,部分產品甚至引領了新的潮流。
對于財險公司而言,高端醫療保險是否能為他們打開一片新天地呢?中保協認為,目前,高端醫療險還屬于新方向,市場潛力與風險并存。在風險方面,財險公司采取的免體檢模式擴大了逆選擇風險。同時,由于在經營醫療險和健康險業務時與壽險公司還存在一定差距,財險公司的理賠管理水平面臨挑戰,存在一定的高賠付經營風險。此外,隨著進入該細分市場的財險公司越來越多,業務競爭加劇,保費可能會有所下降,而與之相伴的新醫療技術的應用、物價水平的上漲,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醫療費用的上漲,從而進一步拉高財險公司的賠付率。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