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蘇向杲
2018年即將過半,保險公司高管的變更圖譜也顯現出來。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顯示,排除新開業險企任命的董事長及總經理,今年以來共有15家險企變更了董事長,有10家險企變更了總經理。變更“一把手”的險企中既有壽險公司,也有財險公司。
從國內人身險公司與財險公司總體數量來看,目前已開業人身險公司88家,開業財險公司87家,合計175家。對比來看,變更董事長、總經理的險企數量占比均不足一成。
對于保險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的變更,一家中型險企管理層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坦言,一方面險企高管變更源于股東方的調整,另一方面一些險企高管則因為個人原因離職。在目前新開業險企逐漸增多的當下,險企高管出現流動較為正常。
虧損和盈利之間的搖擺
近期人保集團人事變動迅速引起業內的關注。
6月26日上午9點50分左右,中組部在人保集團宣布人事任命,任命白濤為人保集團黨委副書記,并提名副董事長、總裁,副董事長、總裁職務還要經過相關程序批準。
2018年1月份,繆建民就任人保集團董事長后,該公司總裁一職便一直處于空缺的狀態。2017年4月份,原中國人壽集團總裁繆建民接任總裁一職。今年1月份,繆建民就任人保集團第二屆董事長,并同時辭任總裁職務。
雖然近期人保人事變動引起業內關注,但從今年上半年“一把手”更迭的情況來看,中小險企董事長、總經理的人事變動是行業主力。
從具體公司來看,更換“一把手”既有人保財險、中銀保險、三星財險、國元農業、永誠財險等財險公司,也有幸福人壽、英大人壽、橫琴人壽等壽險公司。
從變更董事長或總經理的險企的經營情況來看,多家險企去年凈利出現虧損,個別險企出現連續多年虧損,有的險企則在虧損與盈利之間搖擺不定。
以永誠財險為例,5月29日,銀保監會批復永誠財險董事長任職資格,許堅將正式接替原董事長任仲成執掌永誠財險。
數據顯示,經歷了三年的盈利期之后,2017年永誠財險再次陷入虧損局面,共虧損1579萬元。2017年,永誠財險實現保險業務收入64.98億元,同比增長1.8%;合并投資收益從2016年的0.3億元上升至2.34億元。營業支出為56.97億元,同比增長4.3%,其中,賠付支出高達34.36億元,手續費及傭金支出為10.84億元。
大公司的擠出效應
從目前的保險市場來看,蛋糕看似很大,但并不容易做。
2017年,國內人身險公司原保費收入2.6萬億元,同比增長20%,遠高于6.9%的GDP增速,人身險保險深度3.15%,保險密度1884元,較2016年均有一定提升。與亞洲主要經濟體相比,我國壽險業務保險深度和密度還有很大差距,瑞士再保險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大陸地區壽險業務保險密度只有190美元,保險深度2.34%,顯著落后于日本、韓國、新加坡和我國香港、臺灣地區,市場潛力巨大。
實際上,在目前的監管環境下及競爭格局下,中小險企如何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獲得更高的利潤,考驗著每一位掌舵者。在券商研究員及業內人士看來,在目前無論是產品、渠道,還是投資方面,大型保險公司均較中小險企更具優勢,中小公司如何管理風險、經營業務、建設隊伍均考驗著其管理層。
一方面,持續發展的行業前景和金融屬性持續吸引新鮮資本流入。另一方面,保險業馬太效應加劇,不僅表現在增長數量上,更體現在質量上。
從壽險公司來看,2012年至2016年,我國壽險業原保險保費增長1.2萬億元,排名前七家大公司占比約40%。從凈利潤來看,2014年至2016年,中小公司行業利潤占比分別為20.14%、23.2%、19.32%。
從2017年的情況來看,《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的78家壽險公司年報中,有51家實現盈利,27家處于虧損狀態。去年凈利潤排名前十的險企合計凈利約為1073.8億元,占78家險企合計凈利潤的93%;其他68家險企合計凈利潤占比不足一成。
從財險公司來看,去年納入統計的81家財險公司,47家盈利,凈利潤456億元;34家虧損,凈虧損53億元。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和太保財險,合計盈利近369億元,約占總盈利的81%。
公司治理層面,萬聯證券分析師繳文超認為,大型財險公司盈利能力領先,綜合優勢明顯。綜合費用率保持高位,賠付率上行,車險盈利難度將加大,而大型公司得益于長期積累的渠道優勢和逐步提升的精細化管理能力,成本相對可控,受影響相對較小,有望保持較強的盈利能力。
中小險企管理層既面臨外部的激烈競爭,也面臨著內部股東的壓力。中保協此前的報告顯示,一些中小險企股東期望不理性,個別險企股東背景紛亂復雜,各方對牌照的期望和使用方式差異顯著,帶來公司治理結構重大轉變,部分股東缺乏對保險行業的理解和認識。
19:03 | 重慶信托:2024年信托業務實現凈利... |
19:02 | 微信“五一”數據報告:假期微信支... |
17:39 | 五糧液以“和美文化”再啟百年世博... |
17:34 | 2024年上市公司薪酬榜出爐 000415... |
17:32 | 國內首個氣候準則征求稿面世 助力... |
17:02 | “五一”假期前三天入境游客使用支... |
16:59 | 中科星圖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6:58 | 海南機場擬23.39億元收購美蘭空港5... |
16:57 | 永輝超市遵義胖東來模式調改首店開... |
16:00 | 特斯聯發布2024年財報:在手訂單金... |
15:58 | 滬市公司2024年研發投入破萬億元 ... |
15:56 | 低空經濟快速崛起 科創板公司堅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