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冷翠華
中保協近日發布的2017年度保險公司法人機構經營評價結果顯示,中法人壽和昆侖健康兩家人身險公司被評為最低級別D級。整體來看,在68家人身險公司中,14家被評為A級,44家被評為B級,8家被評為C級,2家被評為D級;在75家財產險公司中,19家被評為A級,48家被評為B級,8家被評為C級,無D級公司。
A級人身險公司數量同比大增75%
據中保協介紹,經營評價指標體系是保險公司“三位一體”監管評價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服務評價指標體系、分類監管評價體系一起,分別從經營效果、服務水平和風險狀況三個不同角度對保險公司進行評價。
保險公司的經營評價內容包括速度規模、效益質量、社會貢獻三個方面。A級公司指各方面經營狀況良好的公司,B級公司指各方面經營正常的公司,C級公司指某方面存在問題的公司,D級公司指在各方面存在嚴重問題的公司。
具體來看,財產險公司評價指標體系由保費增長率、綜合成本率、風險保障貢獻度等12項指標構成;人身險公司評價指標體系由保費增長率、綜合投資收益率、風險保障貢獻度等14項指標構成。
與2016年相比,去年參評的人身險公司增加了1家,參評的財產險公司增加了7家。從人身險公司的評級結果來看,2017年的A級公司為14家,同比增加了8家,漲幅為75%;B級公司為44家,同比減少了5家;C級公司為8家,同比減少了1家;D級公司為2家,同比增加了1家。
從財產險公司的評級結果來看,2017年的A級公司為19家,同比增加了4家;B級公司為48家,同比減少了1家;C級公司為8家,同比增加了5家;無D級公司,同比減少了1家。2017年被評為A級和C級的公司數量增加較多。
眾安和安心降為C級
從財險公司整體經營評價指標來看,2017年,財險公司綜合成本率平均為99.56%,不過中位數為108.26%,這意味著大部分財險公司綜合成本率超過100%,承保端處于虧損狀態。從凈資產收益率來看,去年財險凈資產收益率平均為8.37%,但中位數為0.66%,這說明不同險企的股東去年是否賺錢存在很大差異,有將近一般的財險公司股東去年沒有賺錢。
從評級結果來看,引人注意的是,互聯網險企的經營評級較低。目前,財險行業共有4家互聯網險企。其中,2017年,眾安保險和安心保險被評為C級,且兩家公司的評級都是由2016年的B級下降為C級,泰康在線被評為B級,與2016年評級結果相同,僅有易安保險被評為A級,為2017年首次參評。
業內人士認為,由于受相關政策調整的影響,2017年互聯網財險保費收入同比下降1.75%,尤其是車險保費降幅明顯,達23%。政策調整的影響,加上互聯網保險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容易對相關險企的評級結果產生負面影響。去年,也有部分互聯網險企因為各種問題收到監管函。
從其他財險公司來看,2017年,有10家險企的經營評級較2016年有所上升,其中5家為外資險企,包括史帶財險、美亞財險、三井住友、瑞再企商以及信利保險。這些險企近兩年在中國的業務多有調整,例如,美亞財險2015年年底退出中國車險業務,信利保險2017年宣布退出中國直保業務,重點開展再保險業務和集團業務落地服務等,評級的上升也反應出業務調整帶來的積極效應。
中法人壽、昆侖健康降為D級
從人身險公司的經營評級來看,大型險企和中小險企之間的具體指標差異小于財險公司。例如,2017年壽險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平均為10.79%,中位數為3.25%,也就意味著去年壽險公司股東賺錢的比例高于財險公司。從險企內含價值增長率來看,人身險平均增速為16.55%,中位數為14.44%;從綜合退保率來看,人身險平均為10.04%,中位數為14.45%。
從具體的公司來看,2017年,共有15家險企的評級結果比2016年有所上升。其中,其中,新華保險、陽光人壽、太平養老和泰康養老4家大型險企及集團子公司的評級均由B級上升為A級;同時,中信保誠、中英人壽、恒安標準、中美聯泰大都會等外資險企的評級也從B級上升為A級。中融人壽的評級由D級上升為C級。
需要注意的是,共有2家險企被評為D級,評級皆比2016年有所下降。其中,中法人壽評級從C級降為D級,而昆侖健康則由B級降為D級。由于增資方案遲遲未能落地,中法人壽深陷償付能力困境,只能靠一次又一次向股東借錢度日。截至今年10月16日,該公司已經向鴻商集團借款8次,年內累計借款金額6140萬元,而最近兩年其向鴻商集團的借款次數高達17次,借款金額接近2億元。去年8月份,該公司曾披露增資方案,注冊資本金擬從2億元增加至15億元,但時至今日,該方案仍未落地。
昆侖健康的評級從B級跌落至D級,業內人士認為主要原因在于其受股權問題的拖累。去年年底,原保監會撤銷昆侖健康有關股東和注冊資本變更的行政許可,依法處置相關投資人違規取得的股權。經查,7家公司在投資入股昆侖健康、申請相關行政許可過程中,提供虛假財務報告,作出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股東之間無關聯關系等不實陳述,存在編制提供虛假材料的行為。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