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鄧雄鷹
A股上市險企前5月保費數據已經全部披露,壽險業務增速延續低迷態勢。
今年前5月,中國人壽、平安壽險、太保壽險、新華保險、人保壽險等5家公司中,兩家公司原保費出現負增長。5月單月,中國人壽、太保壽險原保費分別同比增長3.41%、0.99%,其余3家原保費均出現同比下降。
雖然大多數險企未披露新單保費數據,但記者從業內了解到的情況是,少數公司實現了正增長,只是行業新單保費負增長的態勢并未扭轉。例如,平安壽險及健康險個人業務新單保費5月單月增速為-30.4%,延續了3月以來的大幅負增長態勢。
壽險公司當前面臨的難題是多方面的——代理人增員難、新舊重疾切換疊加重疾險銷售疲軟、疫情影響仍在持續、新單疲軟和續收承壓同時存在……
以壽險主力之個險渠道為例,壽險代理人數量經歷2015年以來的高速增長后,自2020年起正式進入下行通道。作為壽險轉型風向標的大型壽險公司,其代理人減少趨勢更加明顯。2020年,5家上市險企代理人總計減少14.8萬人,其中3家負增長。
代理人數量負增長帶來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人海戰”的舊模式難以適應時代新要求,已經成為制約壽險業務增長的關鍵因素,增員難、脫落高、產能逐年降低成為壽險行業面臨的普遍難題,因此削減代理人數量、推動渠道從量到質的轉型勢在必行;另一方面,代理人數量下降帶來的新保增長乏力問題也非常明顯。
記者了解到,今年大型上市險企壽險代理人縮減態勢還在持續,其中既有增員難的客觀原因,也有公司主動調整結構、提升績優人力的因素。一些保險公司已經通過修改基本法重塑經營發展理念,積極招募和留存績優代理人,深度挖潛個險渠道價值。不過,部分舉措需要時間消化,轉型效果尚待檢驗。
從客戶需求來看,經濟復蘇、疫情影響等多重因素疊加下,民眾對于保險產品的需求結構正在發生重要變化,傳統推銷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客戶的差異化需求,保險公司必須以客戶需求為導向重構產品策略、渠道策略,以及服務策略等。
繼續率也是衡量代理人渠道業務質量的關鍵指標,想要壽險基業長青,必須高度關注續期保費和繼續率指標。這一指標的背后,其實是企業洞悉客戶需求的能力和差異化服務質量的體現。
壽險公司需要在“穩規模”的前提下推進“高質量”轉型,難度不小。為應對壽險行業轉型,目前不少保險公司推出了提質增效、客戶需求導向變革等系列應對措施。不過,壽險轉型非一夕之力、一朝之功,需要朝著正確的方向持續發力。堅持從規模型擴張向高質量發展轉型,走專業化、品質化、差異化之路,方能在壽險變革大潮中笑到最后。
12:40 | 風語筑投資企業星圖比特攜企業AI搜... |
12:39 | 北汽福田150臺AUMAN R牽引車交付加... |
12:19 | 天娛數科:物理AI時代“好數據”要... |
12:10 | 珀萊雅與華西醫院正式達成合作:共... |
12:10 | “牛市旗手”又異動!領漲龍頭盤中... |
12:05 | 第二屆“中金所杯”全國高校金融財... |
12:03 | 斑馬智行聯合通義及高通首發端側多... |
11:47 | 國稅總局剛剛發布,事關個人所得稅... |
11:42 | 攜全雙工語音通話大模型亮相WAIC 2... |
11:32 | 易鑫首次亮相WAIC 汽車金融人工智... |
11:31 | 市北高新園區攜“數智軍團”亮相20... |
11:30 | 千尋位置與國地中心攜手發布首款“...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