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冷翠華
10月21日,北京銀保監局發布前三季度北京財產險業服務社會經濟情況,同時,北京保險行業協會發布《2021北京保險業服務經濟民生實例》。
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北京財險行業嚴守底線防范化解金融風險,著力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累計提供風險保障1715萬億元,支付賠款228.4億元,充分發揮保險風險分擔和經濟補償作用,其在服務實體經濟、參與社會管理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全面服務國際國內盛會
保險企業服務國內國際各種盛會,為活動組織者提供財產和人身安全方面的保險保障,是保險業履行社會責任,構建和諧社會的主要做法。中國太保連續兩年作為服貿會戰略合作伙伴、唯一指定保險服務商,為服貿會保障護航,為國際盛會制定專項服務方案,提供7×24小時中英雙語專線服務,開啟4天X480分鐘專題直播。人保財險北分獨家參與北京市知識產權保險試點工作,自2020年試點實施以來,累計為23家冠軍企業的300件專利、131家硬科技中小微企業的1335件專利、189家十大高精尖小微企業的1731件專利,累計提供風險保障33.27億元;護航知識產權、助力首都“兩區”建設。國壽財險北分通過“保險+信貸+電商+科技+智庫”模式,為2020年被認定為中國特色農產品的懷柔板栗產業提供全產業鏈綜合服務,引導特色產業發展、全方位促進農民增收。蘇黎世財險北京分公司充分利用專業經驗和服務網絡,為自然災害后的被保險企業賠付1.62億元,減輕事故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沖擊,保障穩定持續經營。北京保險業用實際行動,切實提升保險供給能力,進一步凸顯經濟“減震器”功能,不斷織密服務實體經濟“保障網”。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在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人保財險北分、平安財險北分、中華財險北分等7家企業,針對北京市180家重點建設工程項目,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風險,聯合推出“北京市復工復產企業疫情防控綜合保險”,共保體累計為參保項目提供風險保障2.49億元,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人保健康北分先后承接北京市新冠疫苗緊急使用階段、重點人群接種階段的預防接種異常反應保險保障項目,為超過300萬北京市民提供保險保障服務,截至今年8月份,已累計為全國超過8億劑次的科興中維新冠疫苗受種者提供了保險保障。在深化車險服務創新方面,保險公司入駐交通事故遠程易處理中心,與交管方面聯合辦公,交通事故“遠程易處理”為“警保合作”探索北京經驗。截至2021年9月底,“互碰快賠”機制服務群眾超過140萬人次,遠程處理交通事故做到平均5分鐘將事故車輛挪離現場、平均15分鐘處理完畢,每天可減少數千次車輛理賠出行或者縮短出行距離,顯著提升社會運行效率。
提高民生保障
2020年,北京建立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多元保障機制,將25個病種納入出生缺陷綜合防治保障范圍,人保健康北京分公司作為唯一承保單位,為對應人群免費提供出生缺陷保險,用實際行動踐行“健康中國”;補充醫療保險發揮大作用。例如,某企業員工陳女士因無法繼續妊娠入院,需緊急剖腹產或引產,胎兒孕周天數只有27周,生存率及健康狀態遇到很大挑戰,平安健康保險北分提供的補充醫療保險住院直結服務,總計賠付235萬余元,為術后胎兒轉入新生兒ICU治療、最終轉危為安提供了保障支持。團體意外傷害保險為企業員工提供保障。例如,某企業員工陳先生在工地被大風掀翻的工房擊傷,經搶救無效身故,交銀人壽北京分公司經勘查核實,按合同約定賠付意外身故保險金1000萬元。
隨著消費者保險意識的提升和行業服務能力的增強,保險公司“以消費者為中心”,加快了產品創新優化進程。中國人壽北分失能保險為飛行員和CBA球員提供保障,解決后顧之憂;泰康人壽北分的抗癌特藥保險和“健保通”服務等等,各經營主體積極推出健康保險產品,滿足多層次保障需求,綜合服務消費者。
目前,保險服務已滲透到國家戰略發展的各行各業,大到“上天入地”,小到“衣食住行”,保險已然深深地融入百姓的生活中,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商業保險在服務實體經濟、維護社會穩定、參與社會管理以及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編輯 田冬)
10:42 | 去年“三新”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 |
10:41 | 國家統計局發布重磅數據! |
10:39 | 多個化工細分領域迎新一輪擴產 企... |
00:44 | 走出“破冰期” 鴻蒙5終端數量突破... |
00:44 | 中國長安汽車集團加速向世界一流汽... |
00:44 | 寧德時代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33.3... |
00:44 | 南京土拍出讓13宗涉宅用地 “小而... |
00:44 | 恒隆地產上半年總收入49.68億港元 |
00:44 | 國際合作持續深化 中國氫能全產業... |
00:44 | PCB產業鏈呈現高景氣 上市公司加碼... |
00:44 | 能源央企全力確保電力應供盡供、穩... |
00:44 | 暑期檔市場升溫 票房沖刺60億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