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冷翠華
1月13日,水滴公司旗下互聯網保險經紀平臺水滴保發布了2021年年度回顧報告。數據顯示,“80后”和“90后”成購險主力,占比超過33%。此外,水滴保平臺上,70%以上用戶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去年有623萬用戶選擇為家人投保。
線上開放平臺發展至2.0階段
2021年,水滴保持續推動戰略升級,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的路徑。一方面,水滴保線下經紀業務提速,推動業務增長。另一方面,水滴開放平臺已發展到2.0階段,將過往積累下來的營銷、運營、智能化和系統化等能力,與合作企業共享。
水滴保積極布局線下經紀人業務。2021年9月初,水滴保線下經紀團隊發布“水滴保險經紀2.0戰略”,推出兩部基本法“WE計劃”和“ME計劃”,且配套數字化、產品、培訓和行銷四大賦能系統,以期打造專業化、職業化、數字化的經紀人團隊,為用戶提供精細化的保險服務。
在線上,水滴開放平臺已發展到2.0階段,能夠為合作伙伴提供以客戶為中心、以數據為基礎的“線上+線下”精細化運營策略及科技賦能解決方案。2021年以來,水滴開放平臺新增服務合作伙伴超過150家。
水滴開放平臺可以為合作伙伴輸出兩大解決方案。第一,銷售支撐解決方案——提供線上線下融合的營銷解決方案,幫助傳統保險機構提升線上獲客能力和服務能力,以及建立線上用戶與線下代理人匹配、信任和連接通道,實現更高效的供需平衡。第二,行業賦能解決方案——水滴開放平臺能夠將水滴的產品、營銷、運營、風控、理賠、大數據等能力,打包輸出給有需要的合作伙伴。
深度參與多地惠民保項目
2021年,水滴保深度參與了北京、淄博、德州等多個城市的惠民保項目。在為用戶提供普惠保險保障的同時,還積極發揮水滴籌、水滴好藥付等業務的協同效應,為當地用戶提供大病籌款和特藥等服務,積極探索“普惠保險+個人救助+公益支持”的惠民保障新模式,助力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
數據顯示,水滴作為運營平臺的“淄博齊惠保2021”,參保總人數超過158萬,參保率高達37.4%,參保率創下淄博本市及山東省紀錄,暫列全省第一位,在全國惠民保項目中也位居前列。
水滴公司表示,未來將持續以更加開放共贏的平臺思維,和更深層次的科技開放及健康服務能力,以“普惠保障”為目標,探索更多城市的惠民保障模式“新標桿”。據了解,2022年1月,水滴作為運營平臺的“南昌惠民保”正式上線,面向南昌全市基本醫保參保人開放,上線僅2個工作日,登記參保人數已經突破10萬人。
90%產品為獨家定制
在產品供給側方面,2021年,水滴保已和60多家保險公司達成合作,累計上線323種保險產品,其中90%的產品是水滴保與保險公司獨家定制的產品,如非標體人群可線上投保的重疾險產品“水滴守護愛重大疾病保險”“極致簡約版”的短期重疾險“水滴百萬重疾險2021”、家庭成員組合購買價格更優惠的“水滴家庭版百萬醫療險”等,以更好地滿足不同用戶對不同保障范圍的需求。
在保險服務方面,水滴保推出“三點一線”服務承諾,即資金安全一點不擔心、專業講解一點不費心、全程協賠一點不煩心,銷售誤導是絕對紅線。在用戶關心的理賠方面,水滴保持續加大投入,為用戶提供“賠付快、更靠譜”的理賠體驗。2021年9月,水滴保對理賠系統進行了升級,水滴保平臺上,申請賠款金額在1萬元以內、材料齊全且事故責任明確的理賠案件,將自動進入“極速理賠”服務通道。水滴保聯動保險公司提供整套服務支持,以確保在1-3個工作日內向上述案件類型用戶出具理賠結論。同時新增“智能預測結案時間”功能,最大程度減少用戶等待過程中的焦慮感。
數據顯示,水滴保2021年最快理賠時效僅為8秒,較上年提速38.5%,極速理賠案件平均時效10.8小時,較上年提速27.4%。水滴保智能理賠系統目前已經覆蓋了超過50%以上的日常理賠案件,準確率可達99.7%,輔助提效55.9%。
此外,水滴保負責一對一溝通協助的“水滴保理賠管家”2021年累計提供電話服務86萬分鐘。水滴保智能客服2021年累計提供理賠問答服務32萬次。
水滴保險經紀總經理楊光表示:“2022年,水滴保將持續為用戶提供更普惠、更高性價比的產品,以及更便捷、更智能的服務,我們將更聚焦用戶價值創造,加強科技輸出,堅持‘保險姓保’的服務宗旨。”
(編輯 田冬)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