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冷翠華
今年上半年,車險保費逐漸走出車險綜改影響,景氣度提升。而非車險業務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占比不斷提升,部分公司非車險與車險業務占比接近“五五開”。
近年來,非車險業務逐漸發展壯大,險企業務結構更加均衡。專家認為,財險公司在持續擴大承保面的同時,也需要做好風險防范,尤其是非出險概率的系統性風險。
增質擴面的重要方向
銀保監會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財險業實現原保費收入8034億元,同比增長9.4%。其中,車險保費為3976億元,同比增長6.2%;非車險保費為4058億元,同比增長12.8%。非車險業務同比增速約為車險的兩倍。
從頭部財險公司來看,上半年財險“老三家”非車險業務皆實現較快增長。例如,人保財險取得車險收入1288.08億元,同比增長6.7%;非車險保費1478.63億元,同比增長12.8%;非車險業務占比53.4%,同比上升1.4個百分點。
平安產險將保費收入分為三大板塊,上半年其車險、非車險、意外與健康險原保險保費收入分別為955.02億元、379.23億元、133.6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7.3%、12.4%、26.4%。
上半年太保產險分別實現車險和非車險收入481.69億元、434.02億元,同比增長7.9%、17.6%。非車險業務占比48.1%,同比上升2個百分點。
頭部險企之外,在新三板掛牌的中小財險公司非車險業務同比各有升降。具體來看,上半年眾誠保險非車險業務收入同比大幅增長140.47%,同期車險增速為17.49%。錦泰保險上半年整體保費同比下降11.02%,其中車險保費同比下降5.57%,非車險業務中,農業險和責任險同比增幅均超18%,其他非車險業務收入則同比下降。永誠保險的非車險保費同比也有所下降。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謝遠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車險業務相對飽和,非車業務的高速增長是財險業實現增質擴面的重要方向。在非車險業務中,健康險毫無意外成為最重要的增長極。同時,信用保證保險、企財險此前受到疫情等因素影響,目前正逐步恢復,因此保費增速較快,體現了經濟逐步回暖。
綜合成本率仍然較高
在保費快速增長的同時,非車險的經營情況也備受行業關注。整體來看,財險公司非車險經營還需要提質增效。
從上市財險公司來看,上半年,平安產險的車險、責任險、保證保險、意外傷害保險、企財險的綜合成本率分別為94.4%、105.5%、113%、92.7%、91.4%;人保財險的車險、意外傷害及健康險、農險、責任險、信用保證險的綜合成本率分別為95.4%、100.8%、89.9%、105.4%、63.4%;太保產險的車險、健康險、農業險、責任險和企財險的綜合成本率分別為96.6%、102.1%、97.8%、99.7%、96.9%。由此可見,相較于成熟的車險業務,上述險企非車險業務的綜合成本率整體仍然較高。
從非上市財險公司看,其未單獨披露各項業務綜合成本率,但上半年74家非上市財險公司整體業務平均綜合成本率為108.61%,意味著承保虧損,而車險作為成熟業務,一般綜合成本率比非車險業務低,可見非車險經營質量需大力提升。
根據實際運營情況,錦泰保險對不同的非車險業務采取了不同的策略調整。例如,上半年,其加大雇主責任險、醫責險等優質業務的拓展力度;但根據前期經營結果及市場分析,對建工團意險、駕駛人意外險等業務進行政策調整,主動壓縮相關業務規模;同時,主動剔除部分效益較差的貨運險業務。“企業根據市場變化來調整不同條線的發展策略,是提升業務質量的路徑之一。”謝遠濤表示。
在拓展非車險方面,謝遠濤認為,企業財產保險在整個保險市場占比較低,還有待明確重點開發的企業財產保險相關險種。同時,農險目前產品形態還主要是保產量,后期會過渡到保收益甚至保收入??紤]到定損困難,目前一刀切的現象較為嚴重,行業對產品開發和精細化管理的重視還不夠。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