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冷翠華
擬投保董責險的上市公司數量持續增加。《證券日報》記者根據上市公司公告不完全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已有295家上市公司發布董責險投保計劃,而去年為248家。
業內人士表示,在多重因素影響下,我國上市公司對董責險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整體來看,董責險覆蓋率仍然較低,主要有部分上市公司對董責險的認識有誤區、險企承保相對謹慎、董責險出險案例較少等原因。未來,董責險市場會進一步壯大,一些大額保障可能會出現共保體聯合承保等形式。
首次投保公司持續增加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295家上市公司發布董責險投保計劃,超過去年的248家以及2020年的113家。
一家保險經紀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近兩年,此前投保董責險的上市公司續保率達90%以上,首次投保董責險的上市公司持續增加。
董責險全稱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責任險,旨在保障上市公司的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在履行其職務行為過程中的“不當行為”(包括疏忽、錯誤、誤導性陳述及違反職責等)所引起的法律責任而給其個人帶來的損失。
“董責險是成熟公司治理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南開大學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副教授郝臣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多家上市公司獨立董事發布意見表示對購買董責險的支持。例如,大華股份獨立董事表示,公司購買董監高責任險有利于保障公司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相關責任人員的權益,促進其更好地履行職責,有利于完善公司風險管理體系。
過去幾年,董責險持續引發資本市場關注。新證券法大幅提升了上市公司及董監高訴訟風險,面對眾多風險,董責險成為轉移風險的重要出口之一。
盡管投保董責險的上市公司持續增加,整體來看,目前我國上市公司投保董責險的比例仍然較低。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我國上市公司董責險投保率不足15%。其中原因有三個,一是部分上市公司及董監高對董責險存在一些誤解,如董監高往往會忽略過錯推定責任等,認為自身只要在權責范圍內盡了合理義務、就不會有問題;二是部分上市公司認為,只有財務造假需要賠償投資者,但這種情況下,董責險不會給董監高賠付,因此沒必要購買;三是董責險國外賠償案例較多,但國內較少,部分上市公司認為賠償概率較低,對上市公司的幫助不大。
已有理賠申請
隨著擬投保的上市公司持續增加,董責險市場持續擴大。同時,隨著上市公司及其董監高面臨的訴訟風險敞口不斷上升,近兩年董責險費率也有所上升。
據達信發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保險市場指數,亞洲地區董責險價格平均上漲10%至15%,自留額水平保持穩定。保險公司在管理承保能力和自留額水平方面仍持謹慎態度。
從董責險責任限額和費率來看,各公司間差異較大。記者隨機抽取20家上市公司的董責險投保方案,從責任限額來看,最高為1億元,最低為800萬元;從保費總額與責任限額之比來看,最高可達千分之二十,最低則為千分之三。業內人士表示,董責險定價因素較復雜,需綜合考慮投保公司的行業、市場表現、訴訟風險、公司治理、財務狀況、輿情以及董監高個人情況等多種因素,因此不同公司間的差異較大。
從董責險理賠來看,長安保險責任險部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該公司尚未接到其承保的A股上市公司發起的理賠申請,但收到了其承保的部分中概股企業的索賠請求。同時,還有部分險企也收到了董責險理賠申請,目前正在處理中。
上市公司還可能根據其自身情況調整董責險投保方案。例如,格林美今年2月份發布董責險購買計劃,此后于8月份調整該計劃。該公司表示,鑒于其發行的全球存托憑證(GDR)已于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為合理規避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相關責任人員的管理風險和法律風險,根據境外相關法律法規及行業慣例,其擬增加投保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相關責任人員的責任保險及招股說明書責任保險。調整后,新方案的總體賠償限額與原有方案一致,仍為1億元/年,保險費用則由不超過50萬元調整為不超過80萬元。
中怡保險經紀執行總監申迪中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董責險的成交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上市公司是否有董監高等要求公司安排董責險,二是上市公司若涉及或計劃涉足海外市場,其董責險投保需求一般會更強。
長安保險上述負責人表示,從未來趨勢看,我國董責險市場前景廣闊,對于保險公司而言,目前主要難點在于風險分攤機制,從以往的案例來看,部分案例引發的索賠金額可能很高,因此,險企如何控制風險以及如何進行風險分攤成為重中之重,建議保險公司組建共保體,避免單個大額案件引發的索賠風險帶來過大沖擊。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