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表示,“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人身險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上限放寬至51%,三年后不再設限”等六個金融領域的開放措施,將在未來幾個月內落實。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進一步提速,倒逼國內券商提升資本實力,加快發展步伐。當前,券商正通過IPO、定增、可轉債等方式補充凈資本。
分析人士認為,當前以凈資本為核心的監管體系愈發明顯,凈資本是影響各家券商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在嚴監管和行業發展轉型背景下,券商整體業務規模擴張有所受限;與此同時,證券行業競爭日趨激烈,行業集中度提升趨勢延續,促使券商不斷“補血”,以便在市場競爭中贏得戰略先機。但同時,增資可能引發的“雙刃劍”效應,也引起一些業內人士擔憂。“機構能否承載大體量的資本金融入,融得的資金能否成為業務開展的健康血液,在融得的資金助力下券商能否以更優異的業績回報股東等問題,因人而異。一味地融資擴大資本金,帶來的結果將不可避免是分化的。”一位券商人士說。
積極“補充彈藥”
2018年以來,共有華西證券、南京證券、中信建投、長城證券4家券商IPO申請過會,其中,華西證券首發募資49.66億,中信建投證券將成為第十一家A+H券商。此外,天風證券、國聯證券、紅塔證券和中泰證券等還在IPO排隊之中。相比2016年和2017年每年3家左右的券商上市的節奏,今年以來,券商機構無疑正在掀起新一輪上市潮。
在定增融資方面,華泰證券定增方案已獲證監會核準。華泰證券此次擬非公開發行A股不超過10.89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255.1億元,這將創下近年來A股上市券商再融資數額的最高紀錄。
申萬宏源集團今年2月宣布將定增募集的120億元資金中的100億元投向申萬宏源證券,其中不超過35億元用于子公司申萬宏源西部證券補充資本金,以擴大信用交易業務規模、發展機構銷售業務、擴大投資交易業務和互聯網金融業務。
興業證券擬募資不超過80億元定增方案已獲股東大會通過。興業證券在募集資金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資本金,補充公司營運資金,增加信息系統建設、合規風控等基礎性投入,擴大公司業務規模,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
雖然部分券商的定增計劃受到二級市場走勢的影響,但券商對再融資的熱情卻不減。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近一年以來,已經發布定增預案的券商有興業證券、東方證券、華泰證券、國元證券和國金證券。這五家券商合計將募集資金超過545億元。
可轉債發行也是券商機構融資“進補”的重要手段之一。4月11日,長江證券發行的50億元可轉債在深交所上市交易。而國泰君安在2017年發行了70億元規模的可轉債。國泰君安指出,公司將保持適當的資本水平,使之與外部環境、公司戰略相適應,為公司的業務活動提供競爭領先優勢。
其他債券融資方面,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4月10日,今年以來,證券行業共發行311只債券,發行金額2569.55億元,發行利率從5.56%-7.3%不等。其中次級債12只,發行金額206.3億,發行主體包括華泰、招商、安信、浙商、財通等券商,單只債券發行規模看,招商證券發行的“18招商C2”次級債規模最大為51.5億元,發行利率為5.7%。
華東某券商人士對記者表示,實際上,2016年以來的這三年,券商在凈資本補充方面的需求都非常旺盛,紛紛在發債、定增,中小券商的上市步伐也越來越快。
兩因素刺激融資“胃口”
西部證券高級分析師陳大鵬表示,增加資本金是金融機構降低風險提升未來盈利的有效手段。券商補充資本金有利于應對、防范重大金融風險,另外還有助于擴展業務。隨著金融市場的開放,國內券商會面臨更強的競爭對手,需要有更強的資本實力去應對挑戰。
申萬宏源非銀分析師王叢云認為,目前看,各大上市券商的凈資本規模基本都是滿足各類監管指標要求的,且留有一定空間。一般而言,次級債可以補充附屬凈資本;IPO、定增等股權融資可以補充核心凈資本。不同監管指標用不同的凈資本計算,例如,風險覆蓋率用凈資本計算,資本杠桿率用核心凈資本計算。
從業務方面看,券商機構補充資金,拓展新業務的動力顯而易見。王叢云表示,考慮未來業務的拓展,各大券商會根據自身情況有計劃地融資,補充凈資本,增加營運資金,這些資金一般用于資本消耗型業務如兩融、股票質押回購、直投、自營等。他說:“目前各家券商也在不斷發行短融、公司債等進行融資,而這些債券類融資是不計入凈資本的,主要是為了滿足業務需求。”
信達證券金融行業研究員王小軍同樣認為,目前券商通道類業務的利潤已逐漸被擠壓,傳統的經紀業務、通道資管與當前的政策導向不符,投資銀行業務作為傳統強項面臨著收入下滑的困境。這樣的形勢倒逼券商進行業務轉型。券商不僅需要擴大融資融券、股票質押等業務規模,進一步拓展投資銀行、資產管理及海外市場等業務空間,進行財富管理的轉型,增強自身的主動管理能力,還需要在券商行業同質化激烈的市場競爭格局下,樹立品牌特色,并根據監管要求,完善風控合規管理,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抗風險能力。而這些業務和布局都需要充沛的資本金作為支持。
王小軍指出,券商對于再融資工具的選擇,受宏觀經濟形勢、監管政策、公司自身的發展戰略以及成本考量等方面的影響。在選擇不同的再融資工具進行資本金的補充時,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的情況下,堅持金融服務于實體經濟的原則,對未來金融市場和證券行業的業務進行預判,制定未來發展戰略,以此為基礎選擇最適合自身發展的再融資工具。
不過對于券商機構如此好的融資“胃口”,也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有不愿具名的機構人士評價所在機構的融資動作時表示:“追求資本金的擴大,對于券商的壓力是顯而易見的。券商一窩蜂地再融資,勢必會影響股東投資者的權益。融資之后還要看造血功能,機構能否承載大體量的資本金融入,融得的資金能否成為業務開展的健康血液,在融得的資金助力下券商機構能否以更優異的業績回報股東等問題,因人而異。一味地融資擴大資本金,帶來的結果將不可避免是分化的。”
前述華東某券商人士同樣認為,早在2012年,券商杠桿率較低,負債小,不用太考慮資產負債管理;近幾年券商杠桿率提升,負債增加,但同時業務擴張也在持續,兩融、股票質押業務高速發展;但從2017年開始,兩融業務規模維持在萬億左右,股票質押業務規模也已到峰值,業務增量受到較大影響。但券商杠桿率很難降下來,因為需要轉型,發展創新業務等,這時對券商資產負債結構管理優化提出更高要求,其影響也越來越顯著。未來一兩年很可能看到,有部分券商因為資產負債管理不到位帶來業績較大幅度下滑。
券商發展迎來分化
業內人士表示,券商目前到了轉型發展的節點。在嚴格監管和業務創新的壓力下,券商機構正在經歷轉型的“陣痛”。
就具體業務來說,上述華東某券商人士表示,今年來看,隨著股票質押新股的實施,股票質押業務規模快速擴展時代結束,規模增長料有限。而自營投資和一些創新業務(如FICC業務)未來預計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從國際投行發展情況看,大部分創新業務都是重資本業務,所以補充凈資本對業務發展非常關鍵。王叢云表示,目前來看,重資本業務、財富管理業務是今后券商轉型發展的兩大主要方向。隨著重資本業務發展,證券公司會不斷融資,補充資本金。但融資的節奏如何,影響因素很多,還不好判斷。
不過對于轉型“陣痛”、融資“補血”之后,券商行業的發展,業內人士多持積極樂觀的態度。陳大鵬表示,看好未來證券業發展,例如,隨著證券化率不斷提升,越來越多公司上市,這個過程中會帶來二級市場擴容和交易量的放大;隨著國民經濟各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有質量的兼并重組會增加。這對券商而言,也意味著更大的發展機遇。
當然,券商機構未來將不可避免分化發展,各種體量和質地的券商機構,將迎來不同的命運,行業的“馬太效應”或將進一步顯現。
事實上,在業績層面,券商機構的分化已經在顯現。太平洋證券非銀團隊指出,3月份券商業績環比大幅改善,27家可比券商3月份合計凈利潤環比增長446%,營收環比增長160%。其中,大券商表現更為突出,凈資產600億以上的大券商環比增速均在100%以上。
中泰證券分析師戴志鋒認為,3月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意見下發,紅籌CDR回歸即將開啟,龍頭券商有望憑借國內外經紀、投行業務資質和經驗,把握CDR存托、發行、交易業務機遇;同時在“大資管”統一監管下,主動管理龍頭券商優勢將進一步凸顯;金融業供給側改革之下,行業集中度有望提升,利好頭部券商。
14:06 | 603839,午后2分鐘直掛漲停!這一... |
13:48 | 成都銀行發放“天府外貿貸” 金融... |
13:37 | 金芙蓉基金亮相“港洽周” |
13:36 | 興業銀行北京分行:政銀共建賦能鄉... |
13:14 | 大商所就純苯期貨、期權合約及相關... |
13:14 | 證監會舉辦2025年“5·15全國投資... |
12:59 | TCL華星攜APEX臻圖與印刷OLED“全... |
12:48 | 這一板塊持續爆發,4股斬獲3連板! |
12:47 | 剛剛!吳清出席,證監會重磅發聲! |
12:44 | 淘寶在哈薩克斯坦推出俄語版及包郵... |
12:21 | 電廣傳媒聯合達晨1.15億元投資馬欄... |
11:37 | 技術創新引領發展 中策橡膠即將開...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