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截至7月23日,證券行業從業總人數超過34萬人,其中證券投顧人數接近6.5萬人,超越證券經紀人成為行業第一大崗位。業內人士指出,數據變化折射出券商業務模式從傳統的傭金通道向主動財富管理的轉型。券商未來盈利的多樣性有望進一步上升。
從業人數凈增近8千人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7月23日,131家證券公司(包含子公司)從業人員總數為341026人。中信證券以11603人居首,國信證券以11464人位居第二,廣發證券以11450人位居第三。此外,總人數超過1萬人的券商還有國泰君安證券、中信建投證券。
從具體業務崗位人員構成來看,從事證券投資咨詢業務(投資顧問)的人數最多,有64966人;其次為證券經紀人,有61126人。此前,證券經紀人常年雄踞券業第一大崗,就在2020年年末,行業證券經紀人要比投顧多出4445人。
今年以來,證券從業人數凈增量為7798人。其中,一般證券業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投資顧問)和保薦代表人三類從業人員分別增加7608人、4027人、726人;證券經紀業務營銷、證券經紀人、證券投資咨詢業務(分析師)、投資主辦人從業人數分別減少81人、4258人、26人、198人。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券商的證券經紀人數量已清零,其中不乏國信證券、中金公司等大型券商。業內人士介紹,近年來證券經紀人轉型為投顧者不在少數,折射出券商業務模式從傳統的傭金通道向主動財富管理的轉型。
中信證券認為,未來券商經紀業務競爭是生態場景的競爭,一流公司建平臺、做財富管理生態,二流公司做技術、降成本,三流公司則做通道、銷售客戶訂單流。
進一步打開盈利空間
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全行業實現經紀業務收入1279.47億元,同比增長54.82%;實現代理銷售金融產品收入125.72億元,同比增長188.63%;實現投資咨詢業務收入46.77億元,同比增長24.01%。客戶證券資產規模達61.17萬億元,同比增長37.67%。
光大證券認為,當前在權益市場大發展的背景下,券商行業財富管理、投資業務和機構業務等迎來快速發展,龍頭券商和部分有差異化競爭力的券商將有望獲得超額收益。
監管層近日表態將允許QFII投資者參與科創板股票發行交易和引入科創板做市商制度。東興證券認為,大投行和大資管業務資源也將持續向科創板轉移,盈利多樣性有望進一步上升。
隨著當前基金投顧試點資格擴容至53家,券商分析人士認為,權益財富管理產業鏈有望加速發展。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