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券商喊話老員工回歸。
12月27日,紅塔證券在官微上宣布,在成立二十周年之際,公司開展“守初心,再出發”前員工招募計劃。上一次呼吁離職員工“回巢”的是國信證券,該公司2019年曾啟動經紀業務老員工回歸計劃。
據了解,紅塔證券近年來持續招兵買馬,大力實施人才戰略,擴大業務規模,旨在成為一家具有穩定盈利能力的行業中等偏上特色券商。
數據顯示,紅塔證券目前從業人員共有1328人,相比2018年年初的996人增長了33%。
呼喚老員工回歸
12月27日,紅塔證券在官微上表示,公司即將迎來發展史上的“成人禮”,立足于新的戰略方位,誠邀紅塔證券老同事回歸紅塔證券的大家庭,共同續寫下一個歷史篇章。
紅塔證券承諾,在同等條件下,老同事將優先錄用。正式回歸后可免試用期、司齡累計。公司會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福利和自我價值實現的工作平臺。
這一幕可謂似曾相識,早在2019年,國信證券曾以七千字篇幅呼吁經紀業務離職員工回歸。
紅塔證券此次公開招募離職員工,意味著公司在現階段求賢若渴。紅塔證券相關人士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紅塔證券號召老同事回歸,目的是擴寬招聘渠道,未特別針對個別業務板塊,公司的整體人才招聘規劃主要根據業務規劃及人才培養計劃制定。
華南一家中型券商某人士表示,“我們也希望有離職員工‘回巢’。”在其看來,老員工了解公司理念和文化氛圍,能快速適應,磨合期短;另一方面,他們有工作履歷和客戶資源,甚至能帶來其他金融機構的業務經驗。
但另有券商人士則表示,回不回老東家關鍵看薪酬機制,“如果薪酬待遇確有競爭力,相信能吸引老同事回去。”
大力實施人才戰略
業內人士指出,券商要想謀發展,人才要先到位。
紅塔證券曾在2020年年報中提出,大力實施人才戰略,擴大業務規模,同時加強風險管理,三年內將公司打造成為一家業務門類齊全、規模適度、機制靈活、治理規范、內控嚴密、具有穩定盈利能力的行業中等偏上的特色券商。
公司還明確,將按照市場化原則加強業務團隊建設,尤其是專業化投研團隊的建設,夯實公司的業務人才基礎,并在公司內部加速推進各類人才的培養、儲備、選拔工作,全面適應公司的發展新局面。
近年來紅塔證券持續“進人”,從業人員數量一直上升。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2018年公司從業人員已突破千人,如今(截至2021年12月27日),紅塔證券從業人員數量達到1328人。
從人員構成來看,紅塔證券經紀人數量共有257人,相比2018年年初沒有太大變化。而投資顧問則出現明顯增長,目前共有165人,相比2018年年初的99人明顯擴充。據了解,紅塔證券持續推動財富管理業務轉型,培育和擴大穩定的理財客戶群體,投顧崗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外,研究人員群體也在壯大。紅塔證券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分析師如今有40人,相比2018年年初的27人實現大增。投行方面,紅塔證券保薦代表人有32人,而在2018年年初只有12人。投資主辦人目前有15人,相比2018年年初實現翻倍。
目前,紅塔證券在全國有61家營業部、3家分公司、4家子公司,注冊資本由13.86億增至47.17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由上市前的第61名、第36名升至第46名、第27名。
三季報還顯示,紅塔證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54.86億元,同比增長62.7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0.55億元,同比小幅上升14.15%。從各業務板塊來看,紅塔證券前三季度的自營業務收入規模最大。根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依照“自營=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公式),前三季度紅塔證券自營業務為16.60億元,相比去年同期下滑8.07%;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前三季度為1.96億元,同比增長8.48%;投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為0.66億元,同比小幅下滑0.83%;資產管理業務手續費凈收入為0.95億元,同比下滑10.05%。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