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有25家上市券商資管收入實現逆勢上漲
上市券商三季報數據顯示,盡管前期面臨市場下行巨大壓力,但資管業務仍穩住了陣腳,輕資本的資管業務在弱市背景下韌性凸顯。
券商資管業績微降
Wind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41家上市券商合計實現資管業務手續費凈收入336.1億元(光大證券財報統計口徑為“資產管理業務與基金管理業務手續費凈收入”),相比去年同期的354.66億元減少約5%。在上市券商整體營收同比兩位數下滑的背景下,這一表現已屬亮眼。
中信證券、廣發證券仍是資管條線的絕對頭部,分別實現手續費凈收入80.83億元、66.78億元;華泰證券、東方證券則領銜第二梯隊,分別實現資管業務手續費凈收入25.97億元、20.54億元。此外,海通證券、光大證券、財通證券、中金公司等4家資管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均超10億元。
海通證券非銀研究團隊在研報中提到,年初以來市場影響了公募基金業績。2022年前三季度公募基金新發行份額為11206億份,同比下滑52%。
“我們認為券商主動管理轉型仍將繼續,主動管理資產規模占比將進一步提升,主動管理業務更高的傭金率疊加去通道完成后資管規模的反彈,券商資產管理業務或將持續增長。”海通證券表示。
券商資管業務轉型的確仍在艱難摸索中。中基協數據顯示,今年1~8月,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共備案私募資管產品3873.36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減少超四成。截至8月底,證券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平均管理私募資管業務規模782億元,同比減少76億元,管理規模中位數從320億元下滑至235億元。
公募化漸入佳境
前三季度,盡管券商整體資管收入有所減少,但仍有25家上市券商實現了逆勢上漲。
華泰證券資管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同比增加11.21%,成為Top5中唯一一家增長的上市券商;光大證券、財通證券和中金公司分別憑借15.26%、11.35%、10.55%的增幅,實現了資管業務手續費凈收入上10億元的突破。另外,天風證券和東北證券的資管業務同樣突飛猛進,分別實現資管業務手續費凈收入8.49億元、2.8億元,同比增幅分別達75.98%、90.54%。
為何這些券商能實現資管業務逆勢增長?公募產品似乎成為了重要的“勝負手”。證券時報記者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今年前三季度,券商資管共成立了127只(只計算初始基金,下同)公募產品,而去年同期這一數字為110只。
進一步來看,今年新成立的136只券商資管公募基金中,包括權益基金27只、債券基金58只、貨幣基金34只,以及15只FOF和2只REITs,產品種類相當多元,表明券商資管的公募化漸入佳境。
華創證券非銀首席分析師徐康在分析華泰證券三季報時表示,參考半年報數據,該公司資管業務收入增長或因公募化轉型加速,公募基金業務增長帶來收入增長。山西證券非銀行業分析師劉麗則提到,光大證券積極推動產品公募化改造,三季度公募資產管理規模相比年初增長80.14%,達249.40億元,公募產品增加3只,且以高費率的權益類混合型產品居多。
作為近兩年異軍突起的公募新勢力,財通資管的非貨公募規模已連續10個季度環比增長,其中三季度增加近120億元。財通資管告訴證券時報記者,自成立之日起,該公司始終把主動管理能力建設放在首位,一個以基本面價值投資為內核的“賦能型”投研一體化平臺目前基本成型。同時,財通資管充分挖掘服務端潛力,積極拓展ABS、REITs等投融聯動類業務,以及員工持股計劃、上市公司股權質押等資本市場服務類業務。
繼續尋找結構性機會
今年以來,雖然資本市場整體不景氣,但也有一些券商資管產品在不確定中抓住了機會,取得了可圈可點的成績。
證券時報記者統計發現,截至11月1日,共有10只權益類券商資管公募基金今年以來實現了正收益,中銀證券和財通資管各4只,另外兩只分別來自華安證券和東方紅資管。
其中,由中銀證券基金經理白冰洋管理的4只產品占據了前四,今年以來累計收益率最高為13.35%。白冰洋在基金三季報中對后續展望時表示,繼續審慎地看待所有的變化,破除線性,短期看待問題的桎梏。白冰洋認為,市場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系統,不確定就是最確定的事,這也是他始終堅持投資安全邊際的原因,未來將繼續堅持價值策略,堅持在能源、穩增長、制造業升級、消費等領域的配置。
在白冰洋看來,后市機會是結構化的,長期持續看好中國制造業在全球競爭中的相對優勢。他說,自己的投資重點依然放在對中長期業績與估值的評估基礎上,策略上一如既往堅持高估值、人多的地方不去,堅持在業績和估值均值回歸的領域尋找投資機會。
財通資管則在最新的投研觀點中提到,今年以來,美國貨幣周期和國內經濟周期共振持續影響全球權益市場,但久期拉長看,兩個周期或已進入末期,美聯儲加息進入尾聲。相信國內四季度新一輪穩增長政策或更直接有效,進而推動內需和企業盈利回升,投資機會也越來越顯現。現階段要克服人性中的弱點,相信科學、長期價值和中國人的智慧,應在下跌中建立起積極的市場態度。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