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見習記者 于宏
去通道規模壓降后,券商資管業務正加速優化結構、回歸業務本源,持續向公募賽道滲透,提升主動管理能力成為展業關鍵。最新數據顯示,截至4月末,券商私募資管產品存量規模回升至5.64萬億元,不僅扭轉了下降趨勢,而且僅僅4月份單月,規模就增加了近2900億元。其中,以主動管理為代表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規模占比持續提升至51.18%。
固收類產品貢獻主要增量
近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4月末,券商私募資管總規模為5.64萬億元(不包含私募子公司),較3月末增加2866.09億元,增幅為5.35%。其中,以主動管理為代表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規模增至28868.54億元,較3月末增加2001.15億元,增幅為7.45%,占券商私募資管業務規模的比重為51.18%;單一資產管理計劃規模為27538.24億元,較3月末增加864.94億元,增幅為3.24%,占券商私募資管業務規模的比重為48.82%。
對此,有券商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如果加上券商旗下的私募子公司,4月份券商私募資管規模增長了近3100億元。如此大規模的增長,主要是受益于固收類產品規模增長的推動,這與投資者風險偏好直接相關。同時,從大類資產配置上看,當前還是存量博弈階段。”
從私募產品結構來看,截至4月末,除期貨和衍生品類規模微降外,其余三大類產品規模全部實現增長。現階段固收類產品是券商私募資管中的絕對主導產品,并為規模增長貢獻了主要增量。其中,固收類產品規模為45808.63億元,占比81.21%,較3月末增加2750.83億元;混合類產品規模為5296.2億元,占比為9.39%;權益類產品規模為4950.18億元,占比為8.78%;期貨和衍生品類規模為351.77億元,占比為0.62%。
此外,行業資管私募業務出現分層趨勢。截至4月末,券商管理私募資管業務平均規模為588億元,管理規模中位數為232億元。其中,管理規模大于2000億元的券商有7家,管理規模在500億元至2000億元之間的有19家,規模在200億元至500億元之間的有25家,規模在30億元至200億元之間的有24家,規模在30億元以內的有21家。
新產品的設立備受行業關注。今年前4個月,券商私募資管產品共設立1844只,合計設立規模為1182.44億元,同比增長30.24%。其中,集合資管計劃合計備案規模為886.4億元,占比75%;單一資管計劃備案規模合計為296.04億元,占比25%,這表明當前券商資管正積極向主動管理方向發力。
“對于券商資管業務而言,提升主動管理能力是提高服務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相關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要實現主動管理能力的提升,券商應從多方面著手。首先,應加強自身投研能力,加強人才引進,不斷提升研究團隊的專業性,擴大研究的覆蓋面,并在特色領域突出深度研究,以提供準確的投資決策支持。其次,在金融科技賦能趨勢下,券商應加速打造技術優勢,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提升研究效率和準確性,輔助投資決策。在投資策略方面,券商可以通過投資不同資產類別和市場降低風險,提高收益的穩定性,并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投資策略。最后,還應重視豐富產品線、打造良好品牌形象和市場知名度、觸達更多客戶群體等方面。
公募、私募業務并重發展
當前,資管業務處于競爭加劇、頭部效應顯著的階段。截至4月末,公募基金管理規模已突破30萬億元,券商資管把握機遇,積極采用“私募+公募”的雙重發展模式。其中,積極設立資管子公司、申請公募牌照、提升主動管理能力成為券商資管業務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趨勢,不少券商資管正加快構建多層次產品體系,加強資產配置能力,建立差異化的經營模式,打造核心競爭力。
近日,國聯證券的全資資產管理子公司國聯證券資管已完成設立工作,領取了《營業執照》,并領取了《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注冊資本為10億元。同時,據記者了解,國聯證券資管正積極申請公募基金牌照,以尋求資金和資產兩端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券商大集合參考公募基金改造產品將在年內漸次到期的情況下,獲取公募基金牌照成為券商資管業務發展的關鍵。廣發證券資管、光大證券資管、安信證券資管、國金證券資管等4家公司正在申請公募基金牌照。同時,“先行一步”的券商在公募業務發展方面已具備一定的綜合業務優勢,Wind資訊數據顯示,目前,東證資管、中銀證券、財通證券資管、華泰證券資管的公募基金管理規模均在1000億元以上。
“近年來,券商資管業務蓬勃發展,一方面積極新設資管子公司、申請公募牌照;另一方面私募資管業務顯現一定成效,規模已出現回升趨勢。”上述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人士認為,券商公募、私募業務并重發展,有利于擴充產品體系,更好滿足不同類型客戶的多元化投資需求,開拓更廣闊的業務空間,增加收入來源。同時,公募、私募業務的發展,一定程度上也能在拓展客戶、財富管理、資產配置等方面為券商提供助力,有利于進一步提升行業競爭力。
20:22 | 吉祥航空:按計劃推進國際化戰略 |
20:15 | 4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升至32817億... |
20:15 | 5月8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貴州... |
20:14 | 中國化學舉辦2024年度及2025年第一... |
20:13 | 引領行業向智能化變革 博雷頓登陸... |
20:13 | 鵬華基金舉辦走進三全食品活動 多... |
20:09 | 傳化智聯:5月12日將召開2024年度... |
20:09 | 大港股份:5月15日將舉辦2024年度... |
20:09 | 地素時尚:4月份累計回購公司股份6... |
20:09 | 東方證券:5月7日回購A股股份16641... |
20:09 | 多浦樂:5月12日將召開2024年度暨2... |
20:09 | 海順新材:5月9日將召開2024年年度...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