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證券】
計算機:我們認為,云計算開啟的云服務器需求浪潮,不是一兩年時間維度的需求周期,其持續的時間有望更長。我們推薦:浪潮信息(在CSP采購中,浪潮服務器占比最大;2017年浪潮人工智能服務器市占率57%),中科曙光(關注昆山百萬臺服務器生產基地進展情況)。
傳媒:建議關注擁有較強社交基因的陌陌(MOMO.O):陌陌在切入直播領域后完全契合其平臺的屬性,在原來以1v1的低效社交模式中把用戶解放出來,通過直播達到1vN的社交效果,滿足用戶社交需求的同時也增強了平臺用戶的體驗度,通過直播平臺穩固社交生態,用戶留存率也更高。同時公司完成對于探探收購后,在陌生人社交領域已經占據絕對領先地位,有助于吸引更多優質主播加入,形成強正向反饋,建議關注。
鋼鐵:關注板塊反彈機會:國慶之后建材成交持續維持高位,庫存大幅下降,超出市場預期。因此在限產實施放松,產量上升的情況下,鋼價易漲難跌,現貨市場表現堅挺。近期地產單月新開工面積依然維持20%的高增態勢,是鋼鐵需求的最有力支撐。預計四季度地產投資將繼續維持高位,鋼鐵下游需求仍可呈現穩定態勢,從而帶動鋼企盈利繼續偏高運行。本周股票市場波動較大,前期大幅下跌后周五市場出現反彈。領導層密集表態有利于穩定市場預期,配合目前板塊盈利高企估值偏低,個股具備修復的空間,可以關注的標的如柳鋼股份、馬鋼股份、華菱鋼鐵、方大特鋼、寶鋼股份、南鋼股份、新鋼股份、中國東方集團、三鋼閩光、韶鋼松山等。此外,近期環保限產趨嚴及禁止釩渣進口壓制釩產品供給端,而螺紋質檢標準趨嚴將對其需求形成支撐,供需偏緊驅動下釩價連創新高,攀鋼釩鈦作為龍頭將充分受益,建議積極關注。
【天風證券】
機械:悲觀預期過度反應,景氣向上板塊有望迎來反彈。宏觀經濟數據出爐,總量上看,GDP增速連續三季度下滑,但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速、社零額增速及房地產新開工面積這幾項數據呈現企穩向上跡象。面對總量增速下滑及貿易戰令經濟增長后續承壓的局面,高層接連推出個稅減負、逐步放開上市公司重組、國資代持增強股市流動性、少數城市取消房地產限價、強調股市健康發展等一系列政策組合,有助于市場情緒修復。我們認為前期景氣度向上、但隨市場大幅調整的板塊及個股有望迎來一波反彈機會。投資建議:第一,重點關注與財政托底+寬貨幣緊信用+油價高企相匹配的板塊領域。9月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速筑底回升、鐵總鐵路投資額月度增速轉正、油價繼續高位震蕩,工程機械、油服及軌交板塊景氣度向上。第二,新興成長領域:鋰電板塊在新能源強勁銷售及電池龍頭寧德時代盈利大幅超預期情況下有望繼續修復;銳科激光取得重要技術突破、前期大幅調整后其長線投資價值逐步顯現。
【國海證券】
休閑零食:行業評級及投資建議:給予推薦評級。我們認為休閑零食電商以從導入期步入成長期,從高速增長步入中高速增長時期,三強格局已形成,三家差距不大但發展各有特色。未來行業中短期來看是線上龍頭的份額爭奪,中長期來看是龍頭競爭優勢的比拼。短期來看,休閑零食電商行業空間依舊存潛力,預期凈利率仍可提升,我們給予行業推薦評級。
物業服務:維持行業推薦評級。由于物業費定價機制和無明顯規模效應等原因,物業管理板塊的投資邏輯很難詮釋為通過持續提價、擴大規模來達到持續提升利潤率和投資回報率的效果。而是通過立足于社區場景,對居民全生命周期生活服務需求的挖掘、提升ARPU值來達到提升盈利規模和經營效率的邏輯,也就是說增值服務。如果僅看低利潤率水平的基礎物業服務,用現金流貼現法可大致算出合理的估值水平,目前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實際上包含了對社區入口的認可和對物業公司社區價值挖掘更高的預期。我們認為上游周期變動和社保繳費新政均不會改變社區服務長期投資價值,反而可能促成包括但不限于1)倒逼定價機制調整、2)加速進入存量市場和跨市場細分領域、3)促使企業優化管理模式和業務創新、4)加速企業市場化轉型等有利面出現,同時促進優勝劣汰、加速行業整合,維持行業推薦評級。建議重點關注已形成獨立品牌、市場化運營能力強的物業公司,以及管理和創新能力強的物業公司,推薦綠城服務(2869.HK)、碧桂園服務(6098.HK)、南都物業(603506.SH)、彩生活(1778.HK)。
國防軍工:投資策略及重點推薦個股:我們重點看好三大方向:1)直接受益國防建設裝備需求釋放,業績開啟高增長的核心主戰裝備總裝龍頭和核心配套,推薦中航沈飛、中直股份、中航飛機以及內蒙一機、中航機電等;2)受益軍工科研院所改制和資產證券化的上市平臺標的,推薦中航機電、中航電子、四創電子、國睿科技;3)大國對抗背景下受益自主可控關注度提升和國家發展力度加大的軍民融合型高端制造標的,推薦航發動力、中國動力。
【平安證券】
銀行:理財子公司征求意見稿整體還是延承資管新規和理財辦法的導向,但給予了子公司開展理財業務更多空間,寬松程度略超市場預期。征求意見稿的適時出臺,一方面提升了理財子公司的業務地位,確立了子公司成為未來銀行理財業務的承接主體,與其他資管主體地位保持一致;另一方面理財產品在銷售和投資限制的放寬,提升了理財產品吸引力,穩定理財規模預期;再者,在設立條件、股東準入、注冊資本上等明確規定,有利于減輕部分商業銀行資本金的負擔但同時也有利于引進其他資管機構的資產管理能力發揮協同優勢。目前部分銀行公告設立理財子公司,征求意見稿落地后后續進程將穩步展開。目前板塊估值仍較低,對應18年PB僅0.85倍,具備很高的防御性及配置價值,建議重點配置寧波、農行、招行、常熟、中信、上海、中行。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