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站在2021年這個“十三五”與“十四五”規劃接力交棒的歷史銜接點上,可以說,“十三五”規劃已是榮耀收官:決戰脫貧攻堅取得了全面勝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了偉大的歷史性成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堅實的一大步。特別是剛剛過去的2020年,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強烈沖擊下,中國人民仍然創造了令世人驚嘆的奇跡:率先控制住疫情并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GDP首次突破了百萬億元大關……與此同時,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十四五”規劃已開局落子。
凡事預則立。去年10月29日閉幕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按照兩會議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將審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該規劃建議對資本市場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即“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資本市場作為國民經濟的“晴雨表”,既要當好“溫度計”,更要做好“助推器”。在近期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功能被多個部委寄予厚望。
2月26日,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引導激勵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同時加強對企業政策支持引導,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抓創新服務,強化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為創新創業提供技術轉移、投融資、知識產權等服務”。
東風勁吹,綠染平疇,夢想在春天蓄勢拔節。全國兩會在這美好的三月份開啟,代表、委員肩負著殷殷重托建言獻策,“十四五”規劃備受關注,也是兩會最熱詞之一。圍繞資本市場“十四五”,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教授賀強對《證券日報》記者稱:“在‘十四五’期間,逐漸完善退市制度,對股票市場‘吐故納新’將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同時,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亦表示,未來資本市場發展,需要保險資金參與資本市場運作,提高保險資金的配置比例。
在歲末年初,滬深交易所正式發布新修訂的退市新規,此舉引起市場高度關注。市場解讀為,“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高舉高打,改革力度大刀闊斧。
【證券時報】
2021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參事崔瑜帶來三個方面的建議。一是建議對《票據法》進行修改完善。二是建議試點建設面向東盟的統一跨境支付渠道,探索RCEP跨境結算內循環。三是推進金融數據治理建設與資源共享。
崔瑜認為,現行《票據法》總體看已明顯滯后于經濟金融發展步伐,且存在諸多問題,建議對《票據法》修改完善。
正如芯片對手機的重要性一樣,“豬芯片”就是當前豬產業亟待解決的迫切問題。隨著全行業非瘟防控水平的提升,新增生豬產能陸續兌現,我國既要立足當前,也要著眼長遠,不能因供求關系緩解,再次回歸“短平快”的發展格局,降低對“豬芯片”的重視和投入。
為夯實生豬種業基礎,建立真正掌握“豬芯片”核心技術、產學研育繁推融合發展的“中國瘦肉型良種豬”商業化育種體系,劉永好提出三點建議:首先,我國應盡快出臺“中國種豬”重大項目研發和推廣后補助政策,以“企業先投入、國家補一半”原則鼓勵種業企業積極投資發展種豬研發、基礎設施、人才培養、國際合作等攻關項目。
在《關于加強數據要素整合、暢通數據共享通道的提案》中,江浩然認為,數字經濟已成為撬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但數據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還存在很多問題。
江浩然表示,雖然各地政府加大了對數據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但缺乏強有力的抓手來統籌規劃,尚未形成安全、有效的數據共享機制,存在“信息孤島”,跨部門、跨區域的綜合信息平臺建設尚不完善。數據采集與數據使用等方面目前還處于“立法空窗期”,采集端依據不足,使用端濫用權限等不規范的情況時有發生。
【上海證券報】
周四,A股主要股指集體低開后震蕩下行,滬指在一個多月時間里已第5次下探3500點整數關口。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3503.49點,跌2.05%;科創50指數報1324.16點,跌2.59%;深證成指報14416.06點,跌3.46%;創業板指報2851.87點,跌4.87%。
在回調之中,市場風格延續2月下旬以來的估值回歸趨勢。食品飲料、新能源板塊的高估值藍籌股繼續調整,白酒、光伏板塊跌幅靠前。資金持續流入估值相對較低的周期股,鋼鐵、煤炭板塊熱度進一步提升。
3月4日,A股再度震蕩下行,創業板指大跌近5%。在公私募機構看來,近期的股市調整依然是對前期漲幅過大的修正,風險也隨著調整得到了一定程度釋放。據了解,機構近期更加關注業績確定性,在這輪市場調整過程中,部分基金加碼了業績有望超預期個股。
平安基金認為,近期市場風格轉變主要由兩個因素導致:一是此前藍籌白馬風格演繹較為極致,近期實際利率快速上行遏制了極致交易趨勢,給市場稍微降了降溫;二是經濟復蘇已成共識,順周期板塊明顯受益,強勁的基本面和合適的性價比使得這類資產成為投資者新的布局方向。
今年是中國進行自貿區試驗的第8年。迄今為止,全國已有21個省份參與自貿試驗區建設,海南還在進行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探索。以自貿試驗區、自貿港為平臺,中國的開放大門越開越大。
從全國來看,“十三五”期間,我國自貿試驗區建設已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被賦予更大改革自主權,總計被賦予2800多項改革試點任務;不斷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自貿區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特別管理措施“十三五”初期為122項,2020年壓減至30項,壓減幅度超75%;探索形成173項制度創新成果向全國復制推廣,共形成1300余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地方推廣。
【中國證券報】
通威股份董秘嚴軻回應中證君稱:“從基本面、價格到生產線情況,昨晚我一一核實過,沒有任何問題和利空信息出來。我也很疑惑,公司沒有‘黑天鵝事件’,而且現在公司硅料訂單很滿,滿產滿銷且持續在盈利”。
新能源產業鏈股票全線重挫,光伏、風電、鋰電池等板塊集體大跌。截至收盤,陽關電源下跌15.32%,金風科技下跌6.03%,億緯鋰能下跌11.80%,寧德時代下跌6.88%。
當地時間3月4日,美股三大指數開盤后震蕩上行,隨著鮑威爾發出承認債市波動、擔心金融環境“持續”收緊但表示不會加息的言論,10年期美債收益率短線拉升,再度升破1.50%關鍵位;美股三大指數急轉直下,納斯達克指數一度跌逾3%。
與此同時,受歐佩克+將繼續收緊石油供應的利好消息,國際油價飆升,美油、布油盤中雙雙漲超5%。
此前,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3月1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發言稱:“我們現在的稀土沒賣出‘稀’的價格,賣出了‘土’的價格,這是惡性競爭,競相壓價,使得這種寶貴的資源浪費掉。”隨后,稀土板塊應聲上漲。截至當日收盤,稀土永磁板塊收漲5.54%。此外,疊加華泰柏瑞中證稀土產業ETF、嘉實中證稀土產業ETF的發行,稀土板塊成為熱門板塊。
同時,受“碳中和”概念持續發酵和鐵礦石價格上漲影響,“鋼鐵俠”行情也持續走強,截至3月4日收盤,申萬一級鋼鐵行業指數春節后累計上漲19.94%。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