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隨著上市公司2020年年報業績披露工作緊鑼密鼓的進行,部分公司也公布了2021年一季度業績預告。《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截至3月17日收盤,滬深兩市共有74家上市公司發布2021年一季度業績預告。
從預告情況來看,預喜公司的數量達到72家,占比達到97.30%。其中,業績預增公司有42家,業績略增公司有15家,業績扭虧公司有15家。
銀保監系統開具680張“2021款罰單” 53張劍指涉房信貸違規
今年,針對銀行業的強監管“威懾”仍在繼續。從1月8日以來,銀保監會官網陸續披露“2021款罰單”,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截至3月17日發稿時,銀保監系統今年以來所有工作日內已開具680張“2021款罰單”,包括銀保監會開出2張、銀保監局開出261張、銀保監分局開出417張。其中,銀行業金融機構所收到的罰單中,有53張的處罰事由涉及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
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金融領域仍面臨一些潛在風險,存在一些市場亂象和違法違規行為,銀保監系統的強監管,體現了監管層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加大力度防范化解相關金融風險的堅定決心。同時,加大對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的查處,也體現了監管層對“房住不炒”的堅決落實,有助于為部分地方過熱的樓市降溫,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
3月16日晚間,中興通訊發布2020年年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14.51億元,同比增長11.81%;實現歸母凈利潤42.6億元,同比減少17.25%。公司稱,這是由于2019年第三季度資產處置帶來一次性收益較多所致。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飚向《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中興業績的增長主要來自5G網絡建設的推進,在基站建設數量峰值到來前,未來數年或仍將受益于此。“2020年全世界的5G網絡建設基本處于停滯狀態,只有中國在5G建設上做到了快馬加鞭,帶來了網絡建設訂單大量增加;而中興作為上游,其業績增長是能夠想象的”。
【證券時報】
15個交易日內斥資62億回購1%股份,美的集團(000333)在推出“A股史上最大回購案”后,實力詮釋“兵貴神速”。
3月17日晚間,公司發布最新回購進展,累計已回購7099.6萬股,占總股本的1%,支付總金額為62億元。若按回購方案的股份上限1億股測算,美的集團已完成了70%的預定額度。倘若繼續保持目前的回購速度,美的集團將有望在4月份完成全部回購計劃。
3月17日晚間,新天藥業發布公告,控股股東貴陽新天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擬以13.97元/股,向上海國盛海通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轉讓600萬股公司股份,后者將成為公司持股5.12%股東。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關注到,或許是為股權轉讓掃清障礙,新天生物的對首發前股份追加的鎖定承諾已于去年11月底被豁免。
3月16日,由績優基金經理蔡向陽擬任基金經理的華夏安陽6個月持有期混合基金發布公告,將原定3月19日結束的募集期延長至3月26日;該基金設置了120億的首募上限。
根據記者的統計,伴隨市場調整,3月份以來公告延長募集期的權益類新基金數量已有22只,在變更募集期的產品中占比66.67%,比前兩月猛增58.73個百分點。
而在今年1月~2月,126只變更募集期的產品中,僅有10只是延期,占比7.94%;超過九成的基金都是提前結束募集,單日售罄、首募過百億的情況比比皆是。
【上海證券報】
3月15日,中航機電發布2020年年報。公司前十大股東榜顯示,私募大佬馮柳管理的“上海高毅資產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于2020年四季度退出前十大股東之列。
翻看公司財報可以發現,馮柳于2020年一季度買入6150萬股中航機電,位列第六大股東。二季度,馮柳再度買入7650萬股,升至第三大股東。不過,從2020年三季度起,馮柳開始進行減持操作。截至2020年底,馮柳已退出前十大股東之列。
退市新規實施以來,以“1元退市”為主的交易類退市日趨常態化。據上證報資訊統計,今年以來,滬深兩市已有11家公司觸發終止上市情形,其中有8家公司系股價低于1元(或新規實施前所謂的“低于面值”)而退市,這一數量已達到去年全年的七成。與此同時,股價瀕臨1元的公司數量日漸增多,“1元退市”群體將不斷擴大。
有監管層人士向上證報記者表示,伴隨注冊制改革試點推行帶來的供求關系變化,常態化退市機制的進一步完善,市場估值和企業質量之間內在的正向聯動趨勢不斷強化,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效率正在改善。
備受關注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架構正逐漸明朗。上海證券報昨日從多方獲悉,6月底前將上線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交易中心將落地上海,碳配額登記系統設在湖北武漢。
“全國碳交易市場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標配。”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表示,碳交易的市場化收益可部分替代政策性補貼,推動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從而帶動我國能源結構轉型,最終實現碳中和目標。
【中國證券報】
中國銀保監會3月17日消息,銀保監會辦公廳、中央網信辦秘書局、教育部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人民銀行辦公廳近日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銀保監會等五部委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近期,部分互聯網小額貸款機構通過和科技公司合作,以大學校園為目標,通過虛假、誘導性宣傳,發放互聯網消費貸款,誘導大學生在互聯網購物平臺上過度超前消費,導致部分大學生陷入高額貸款陷阱,產生惡劣的社會影響。為盡快規范整頓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亂象,有必要盡快出臺《通知》,以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業務為重點,進一步加強放貸機構客戶營銷管理和風險防范要求,加強在校大學生教育。
3月以來,公募基金圈離任事件接連出現,前海開源基金總經理,以及招商基金、銀河基金等公司副總經理紛紛離任。今年以來,公募高管離任案例數已超過60起。公募人士指出,每年春節之后的3月和4月份,是公募基金招聘和跳槽的熱門時期。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公奔私”現象似乎變少,離任高管大多仍選擇在公募行業內謀求更好的發展,公募行業發展勢頭持續向好。
數據顯示,截至3月17日,2021年以來共有38家公募機構發生過67起高管變更案例。在67起高管變更中,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理這三大核心高管的變更案例數分別為14起、19起、22起,總計55起,占比超過了80%。
近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向康得新復合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出終止上市事先告知書。深交所還明確了*ST康得退市標準適用、退市流程、投資者權益保護等事宜。這意味著,*ST康得或已步入退市倒計時。
受訪專家表示,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是貫徹中央深改委部署要求的重大改革舉措,有助于加速市場優勝劣汰,切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同時,依法推進劣幣出清是應有之義,只有應退盡退,資本市場才能出清風險,實現長足發展。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