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9月6日下午,華為正式發布Mate50系列手機。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表示,華為Mate50系列支持北斗衛星消息硬件能力,是業界首款支持北斗衛星消息的大眾智能手機。同時,華為正式發布新一代二合一筆記本——華為MateBookEGo。此外,余承東宣布,AITO家族首款純電車型AITO問界M5EV正式發布。
華為Mate50將商用北斗短消息引發市場關注。華安證券表示,目前看,B端和特種行業仍是衛星通信主要使用場景,市場空間有限。主流手機品牌開啟衛星短消息試商用或將打開C端想象空間。衛星通信技術愈發成熟,但是否形成商業規模,仍取決于用戶對于使用價值和成本的權衡。衛星通信的C端發展將遵循短報文、窄帶通信(通話、彩信)、寬帶通信發展路徑,用戶和產業規模的發展尚需時間。智能手機搭載北斗短消息功能將需要增加一塊全新的射頻基帶一體化芯片。
9月1日起,頭部紙企再度提漲白卡紙紙價。業內人士表示,這是歷經8月份較快下跌后,紙企穩定市場價格、尋求轉機所釋放的信號。
卓創資訊分析師孔祥芬向記者介紹,白卡紙市場表現出明顯的消費屬性,在政策支持下,8月份市場消費有所恢復,但速度偏緩。與往年“金九銀十”來臨前提前備貨的火熱情況相比,今年白卡紙市場交投氛圍偏淡。另外,供應方面,隨著近兩個月來白卡紙產能集中釋放,市場整體供大于求,使得8月份白卡紙價格下跌。
近期國際油價高位震蕩,帶動了國內成品油價的上漲。9月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消息稱,自2022年9月6日24時起,國內汽油價格、柴油價格(標準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190元和185元。折升價92號汽油、95號汽油、0號柴油分別上調0.15元、0.16元、0.16元。
至此,國內成品油價止步“五連跌”,迎來下半年以來的首次上漲。縱觀年內情況來看,國內成品油價共歷經17次調價窗口,其中11次上調,6次下調。漲跌互抵之后,汽油、柴油累計分別上漲1595元/噸、1535元/噸,折升價92號汽油、95號汽油、0號柴油分別上調1.25元、1.32元、1.31元。
【證券時報】
最近的鋰電行業大大小小的峰會論壇明顯多了起來。臺下見縫插針忙著到處遞名片的通常有兩類人,一類是尋找下游客戶的供應商,還有一類是地方政府的招商人士。
證券時報記者在席間遇到過一位濟寧地區的政府招商人士。他的日程滿滿當當,上個月剛去過宜賓的世界動力電池大會,這個月又趕來成都參加中國鋰電池產業峰會,“我算了算8月份的行程,有20多天都不在辦公室,不是去對接這個項目,就是在那個項目的路上。”
正如傳統能源曾造就了一批煤炭城市、石油城市,如今新能源產業的迅猛發展也在重塑地方產業結構。“家里有礦”的城市一呼百應,綠電富集的城市也逐漸成為新星。如果非常幸運地招引到龍頭入駐,一眾供應商都會紛至沓來。要么靠近資源、要么靠近市場,嗅覺靈敏的鋰電制造業正在進行一次新的產業遷移。
各地在競賽機制下一擁而上,是否會重蹈“造車熱”的覆轍?下游市場的成熟度相比往年已經發生質變,但中游材料產能過剩的風險也近在眼前。地方政府需要看得準、下手快,才能在日新月異的技術變化中押中寶貝。
日前,《證券行業執業聲譽信息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正式實施。與此同時,中國證券業協會(下稱“協會”)也同步更新了從業人員的公示信息欄目。公示信息在原來的基礎上,新增了表彰獎勵、違法失信、其他正面信息、其他負面信息等欄目。
“這個執業聲譽,差不多是將從業人員職業經歷過程中的重大獎懲、正負面信息都收錄進去了,是個人的從業檔案,對個人的職業會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從業人員要珍惜自己的執業聲譽。”某頭部券商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上海證券報】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后,保險業快速響應、積極應對,充分發揮保險保障功能,目前已有中國人保、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太平財險等多家保險公司接到相關報案,正陸續開展理賠服務。
地震發生后,中國人保集團高度重視,要求人保財險全力開展救災理賠工作。人保財險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成立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快速組建工作組趕赴災區,調集系統資源,在現場設立4個臨時報案點,全力做好救災理賠服務。
隨著多家外資機構在中國市場加快開展公募業務,國內公募基金的優秀人才正成為其重點吸納對象。近日,光大保德信知名基金經理魏曉雪離職,下一站或為外資公募路博邁基金。今年4月,曾任華寶基金總經理的黃小薏正式加盟老牌資管龍頭富達國際。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外資機構的公募業務處于起步階段,投研、合規、風控、市場等條線均呈現較大的人才缺口,國內公募基金培養的人才符合外資機構的招聘標準。
美國國債及歐洲多國國債市場走勢將迎來更多不確定性。追蹤政府債、公司債總回報的彭博全球綜合指數近日持續下跌,與2021年的峰值相比累計下跌超20%,創下1990年以來最大跌幅。
美聯儲加息預期和歐洲能源危機引發市場恐慌,全球債券市場正遭受拋售壓力。截至9月2日,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報3.2%,與利率預期關系緊密的美國2年期國債收益率報3.4%。
【中國證券報】
百億私募成績單出爐!景林、重陽虧損仍大 多家新銳機構“翻車”
9月6日,中國證券報·中證金牛座記者從多家第三方機構獲得的私募業績監測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因合規等原因,私募凈值等數據相對滯后),今年有業績記錄的61家百億級股票私募機構今年以來的平均收益率為-4.65%,但不同百億私募的投資成績顯著分化。
其中,汐泰投資、沖積資產、正圓投資等新銳百億私募今年以來業績出現“翻車”;淡水泉、景林資產、重陽投資等多家老牌百億私募虧損幅度均在10%以上。
當前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已進入決戰決勝關鍵階段,中央企業和地方國企聚焦收官“窗口期”,加快推進以上市、實施中長期激勵為代表的市場化改革。數據顯示,今年以來,A股新增國有控股上市公司19家,并有48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
業內人士認為,央企和地方國企借力多層次資本市場,積極謀求上市乃大勢所趨。同時,國企中長期激勵,尤其是股權激勵正擴圍擴面,激勵空間進一步打開。
證監會:積極探索推出碳排放等新型產品 不斷提升大宗商品價格國際影響力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9月6日在2022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上表示,證監會將與有關方面持續豐富產品供給,深化市場功能發揮,強化制度保障作用,穩步推動對外開放,持續加強期貨市場宣傳,更好地為實體經濟和國家發展大局保駕護航。
他透露,下一步將積極探索推出碳排放、物流、指數等新型產品,加快開放型品種布局,探索對外開放新路徑新模式。同時,將推進國際監管合作,不斷提升大宗商品價格的國際影響力。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