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11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175億美元 業界預計未來繼續保持平穩
12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稱“外匯局”)公布11月末外匯儲備規模數據。數據顯示,截至11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175億美元,較10月末上升651億美元,升幅為2.13%。
外匯局表示,11月份,受全球宏觀經濟數據、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預期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下跌,全球金融資產價格上漲。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上升。我國持續推動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全面落地生效,經濟呈回穩向上態勢,有利于外匯儲備規模保持總體穩定。
在中國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的背景下,中國資產持續獲得外資青睞。12月7日,多家外資機構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23年將繼續看好中國經濟增長態勢,其中,消費將會作出最大貢獻;對于中國股票市場,基于優質企業強勁韌性和充裕的市場流動性,中長期持樂觀態勢。
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12月7日,年內外資私募基金共備案45只,較去年同期增幅高達25%;從產品策略來看,股票型產品備案數量居前,多達31只,反映了外資對中國股票市場的持續看好。
自銀行個人養老金業務上線以來,已有多家銀行加入減費讓利的隊伍。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包括農業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等對其代銷的部分養老公募基金產品實行費率優惠。
中國銀行研究院博士后杜陽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由于個人養老金賬戶的開立具有唯一性,各家銀行通過開展費率優惠,提升產品吸引力,從而在發展初期形成先發優勢,搶占市場先機。對銀行來說,能吸引更多投資者關注個人養老金產品,為其實現相關業務的可持續發展奠定扎實客戶基礎。對投資者來說,降低費率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購買養老金產品的收益水平。
【證券時報】
投資唯有擁有全局視野,才能跳出“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局限,洞察投資優秀企業的本質,把握中國乃至全球經濟的發展趨勢。
即將過去的2022年是市場震蕩加劇的一年,并沒有出現大的機會,3000點成為投資者心中揮之不去的心理關口。這樣的市場環境無疑也給基金投資加大了難度。過去一年投資中有何得失?多樣的投資風格如何穿越周期?在12月7日召開的中歐基金年度策略會上,幾位基金經理分享了自己的投資感悟。
歷時約兩年的“缺芯漲價”行情在今年下半年顯著回落。受“帶頭大哥”消費電子市場需求疲軟拖累,國際半導體巨頭紛紛縮減資本開支,A股半導體上市公司盈利在三季度首次集體放緩,從客戶端到渠道端的高庫存成為整個行業不得不穿越的“寒冬”。
業內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指出,隨著疫情管控政策持續優化,消費電子有望率先受益,有望帶動半導體需求逐漸回暖。從供給側來看,國產半導體自主可控進程邁入“深水區”,多條芯片細分領域行業龍頭公司逆勢擴張,瞄準高算力芯片、汽車電子、工業控制等領域,完善產品線,升級業務結構,并與產業鏈上下游廣泛加強了合作,多點開花。
12月7日,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11月全國進出口總值、出口總值和進口總值的同比增速均較10月份大幅放緩。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從10月和11月的外貿進出口表現來看,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增大了外貿的下行壓力,建議進一步夯實外貿產業基礎、加快發展外貿新模式和新業態,用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自貿區協定帶來的紅利。
數據顯示,11月全國進出口總值3.7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0.1%,增速比10月的6.9%大幅放緩。同期,出口總值和進口總值的同比增速分別為增長0.9%和下降1.1%,也都較10月份大幅下降。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擾動是重要原因,疫情反復對珠三角和長三角的外貿企業生產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在其他東南亞國家和我國爭搶訂單的情況下,生產不能正常進行將挑戰我們在產業鏈供應鏈上的位置。
【上海證券報】
ST天山并購遭遇合同詐騙案有了新進展。12月7日晚,公司披露收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法院判定撤銷公司與大象廣告的33名原股東于2017年9月7日簽訂的資產購買協議。
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天山生物(ST天山前身)以23.73億元的對價完成了對大象廣告96.21%股權收購,其中與前述33名股東的交易對價為12.24億元。2018年12月,天山生物發現轉讓方存在大量隱瞞大象廣告公司《資產協議》簽訂前涉嫌民間借貸、對外擔保、潛在糾紛、或有事項、挪用資金、業績造假、合同造假以及財務數據造假等且未向收購方天山生物披露的情況,違背了此前做出的一系列聲明、保證及承諾事項。
近日,華夏基金、嘉實基金、農銀匯理基金等多家知名基金公司接受了天天基金網的調研,最新公布的12月調研數據顯示,基金經理無人看空。其中,看漲的基金經理占47%,認為后續還將維持震蕩的占53%。
有接受調研的基金經理認為,后市將維持底部震蕩,各行業會處于動態平衡狀態,穩增長行業還需等待數據和預期的進一步強化。中期來看,市場已基本探明中期底部。短期來看,尚難以出現指數層面的連續大幅上漲,預計后續將以結構性行情為主。
昨日A股三大指數沖高回落。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3199.62點,下跌0.40%。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上漲0.17%和0.87%。北向資金全天凈買入2.73億元。盤面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復蘇,其中,寧德時代漲超4%,總市值重回萬億元上方。免稅概念、零售概念漲幅居前,旅游板塊午后拉升,桂林旅游、曲江文旅漲停。煤炭、地產板塊則跌幅靠前。
昨日,鋰電池龍頭寧德時代上漲4.57%,總市值重上萬億元,帶動整個鋰電池板塊集體走強,深中華A漲停、信德新材、永興材料、達志科技、科達利、新宙邦等漲超5%。
【中國證券報】
國家外匯管理局12月7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1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175億美元,較10月末上升651億美元,升幅為2.13%。
專家表示,11月外匯儲備規模上升是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我國持續推動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全面落地生效,有利于我國外匯儲備規模保持穩定。
今年以來,多家海運、能源巨頭擴增LNG船舶訂單。日前,招商輪船公告顯示,下屬全資子公司與大船重工和中船貿易簽署2艘17.5萬立方米LNG運輸船舶的《船舶訂造協議》,造船款合計4.7億美元。
業內人士表示,LNG船舶運輸市場維持高景氣市場行情。北半球冬季供暖需求、歐洲地區LNG需求激增,支撐了全球LNG貿易整體增長。在全球碳減排政策推動下,LNG貿易需求持續提升,為LNG運輸提供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近一個月,A股、港股實現深“V”反彈,中概股上演“絕地反攻”。中國資產的復蘇令多只海外中國股票ETF上漲,海外資管巨頭旗下中國股票基金凈值也紛紛上漲。同時,海外資金借道ETF持續流入。11月以來,安碩MSCI中國ETF(MCHI)、安碩中概互聯網指數ETF(KWEB)、安碩中國大型股ETF(FXI)三只大型海外中國ETF均獲大量資金買入。
海外機構人士表示,目前中國股票的估值并不高。包括消費、醫療保健、金融服務、可再生能源和數字創新等板塊具有長期上漲潛力。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